【△網 .ai .】武元慶得意的以為用艾草,硫磺這些製作蚊香是他第一個想出來的,但實際上呢,根本不是這樣.

在原本歷史上,原始的蚊香最早是出現在宋朝的,根據宋代冒蘇軾之名編寫的《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乾,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

據宋代《本草衍義》記載:“艾葉幹搗篩去青渣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炙”。很可能是在這種“硫磺艾炙”製作工藝的基礎上,使人們聯想到將浮萍幹末加雄黃粉製作出了實用“蚊香”。

這樣的蚊香一直持續到了清朝,然後在江南地區有了更大的改進.蚊香開始由松香粉、艾蒿粉、菸葉粉、少量的砒霜和硫磺混合而成.

武元慶想到用艾草,砒霜,雄黃,硫磺來做蚊香,已經和清代才改良的蚊香差不多了.

不過,砒霜,硫磺,雄黃都有毒性,砒霜,硫磺毒性還挺大的,尤其是砒霜.想來想去,武元慶還是決定去掉不用砒霜,哪怕驅蚊效果差點也要保證儘量安全.

然後硫磺也得去掉,這玩意現在不好弄,李世民把這東西已經當成戰略物資在限制出售了.市面上少量的硫磺還在賣,但是每次買賣都要登記購買人資訊的,跟買賣硫磺一樣,甚至更嚴格,不是熟人不賣,量大不賣.誰家儲存的硫磺量多了,被查出來直接是下大獄的.

所以適用的就是艾草還有雄黃這兩樣.

製作蚊香很簡單,艾草隨處可見,雄黃,偌大的侯府裡邊也有,剩下的就是弄點粘土當粘合劑了.

等下人把東西材料弄來後,武元慶就開始動手製作了起來.

“大哥,這東西該怎麼做啊.“沒事幹的武元爽蹲在一旁好奇的問.

“來,你把這些艾草切成段,然後放在蒜罐裡搗爛.“武元慶吩咐道.

“我啊“武元爽苦著臉說“讓下人做就好,幹嘛讓我做啊.“

“我這個當大哥的都在和泥,你這個做弟弟的乾點事怎麼了,不行啊.你要不想幹也行,做出蚊香來你別用哈.“武元慶沒好氣的說.

見老大面色不善,語氣不爽,武元爽慫了“得得,我幹,我幹還不行嗎.“

武元慶和泥,武元爽搗艾草,東西不多,就是試驗性的先做一點,所以很快就弄好了,然後武元爽又把那點雄黃也搗碎成粉末.

接著將搗爛的艾草和雄黃先混合,最後再將兩者混合物摻在和好的泥裡.

做這些算不得體力活,但是在大夏天,稍微動一動都會出汗,更別說勞動了.

武元慶武元爽兄弟兩個熱的一頭一臉的汗,二丫還不時扔下麻將跑來觀摩外加催促一下,因為她又被蚊子咬了幾口了.

武元慶先做了一根細細的棒狀蚊香,讓下人拿到廚房在火邊烘烤了一小會,烤乾了就拿回來在大廳裡點上.

隨著蚊香被點燃,嫋嫋青煙升起,瀰漫,一股淡淡的不算難聞的味道傳入了所有人鼻子裡,當然蚊子也不例外同樣聞到了.

很快肉眼可見的,原本蠟燭燈罩周圍飛的噗噗索索的蚊子開始減少了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蚊子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