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功與過(第2/2頁)
章節報錯
等等詩詞外,他就知道好像這裡的江中有揚子鱷,但實際上揚子鱷只是因為長江中下游地段又叫做揚子江而得名,揚子江的得名又是因為揚州城南二十里許,有一個名叫揚子的小鎮,因地臨長江北岸,故又名揚子津.
所以,揚子鱷並不是只有揚子江裡有,也不是隻有揚州有,而是長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水塘和沼澤都可能有.
尤其是唐朝這時候,揚子鱷不說氾濫但絕對不少,人們可不認為它是什麼珍稀動物,而是把它們看做兇獸來對待的.平日裡看見了要麼躲著走要麼打死.
所以,武元慶興沖沖拉著長樂在江邊找揚子鱷看的時候,找是找見了,結果沒看兩眼,衝過來幾個拿著魚叉漁網的漁民,三兩下就在他們眼前將那條揚子鱷給血腥解決了.
尼瑪,太掃興,太殘忍了.
壞了心境的他們,扭頭離開了美不勝收的揚州,坐上畫舫開始在大運河上徜徉.
畫舫在兩岸的翠柳中間推波前行.
武元慶斜倚欄杆感嘆“還是這運河裡安穩,瞧瞧,水波不興走的多平穩,哪像海上,一浪接一浪,不得不說,楊廣當年開鑿運河的決定做的真的很英明.“
“揚州舊處可淹留,臺榭高明覆好遊。風亭芳樹迎早夏,長皋麥隴送餘秋。淥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躍紫騮。綠觴素蟻流霞飲,長袖清歌樂戲州.“聽到如此感慨,長樂走到船頭脆生生的唸到.
“這詩寫的不錯啊,你作的嗎?“武元慶驚喜的問.
長樂笑了笑搖頭道“江都宮樂歌,隋煬帝寫的.“
“怎麼想起念隋煬帝的詩了?“武元慶很好奇,難道長樂還是隋煬帝的仰慕者?
長樂正色說道“念這首詩我是想告訴元慶哥哥,隋煬帝開鑿運河是為了方便他到揚州遊樂,這個決定並不英明.也正是他為了一己之私,徵調徭役,勞民傷財,先是大修宮殿,又開鑿運河,徵調的百萬丁男,役死者過半,才導致民怨沸騰,民變四起,我父皇和祖父他們才會於晉陽起兵建立大唐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呢?“武元慶搖頭笑了笑問.
“所以,隋煬帝是昏君,是貪圖享樂,不管百姓死活的暴君,所以,元慶哥哥你不該說他英明.“長樂加重語氣說道.
長樂不止是在說隋煬帝的殘暴昏庸,也是在強調李唐皇族起兵的合理性.因為,如果隋煬帝英明的話,那她父皇她祖父造反就沒有道理,大唐的建立也就不再名正言順.
長樂的小心思武元慶知道,不過這麼評價楊廣實在有失偏頗“長樂,楊廣並不昏庸.沒錯,他徵調徭役,勞民傷財,百姓死傷慘重,他是個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楊廣雖然無德,但是有功。為了征討高句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顧客觀條件,任性妄為,把百姓和國家都拖進了災難中,但是他的初衷是好的,他是為了遏制打壓門閥以及舊有權貴,只是他太急於求成了,沒有考慮的百姓,國家的承受能力.但是楊廣當年攻打陳朝統一了南北,後來西巡開拓疆土安定西域,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暢通絲路等等功勞是無法抹去的.即便他開鑿運河雖然有方便自己揚州遊樂的因素,但實際上更大的卻是便利了南北的溝通,加速了南方的發展.就像我們現在這樣,要不是楊廣讓人開鑿的運河,哪裡有我們現在直接透過運河就能回到北方這麼便捷.而且不止是現在,就是以後的以後,這條大運河也是南北交流,溝通的最重要一條通道.所以,我覺的楊廣過在當代,利在千秋.“
說到這裡,武元慶長嘆一聲吟誦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喜歡夢幻初唐請大家收藏:()夢幻初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