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很幸福,武元慶很苦逼.

苦逼的武元慶大大方方的穿好外套出了帳篷,沒事人一樣見人就打招呼,也不管會不會把小兵兵們給嚇到.

幸福的長樂偷偷摸摸做賊一樣趁著武元慶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時候溜出了帳篷,穿著一身肥肥大大鬆鬆垮垮小兵服躲在了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個人的身後.

吃過早飯,大軍啟程趕路,中午的時候就來到了藍田境內東南方的藍田關.

武元慶他們一行人去往嶺南走的這條路是條古驛道,據說是商末周初的時候,荊楚部族首領鬻熊受封為楚子,在率族人自關中移居江漢時開闢此道.

從周開始,一直到現在的大唐,這條驛道在諸驛道中地位都僅次於潼關道.

這條路從長安翻越秦嶺,東南向通往南陽、荊襄以至江南、嶺南,途經藍田關、武關,故名藍武道.

藍田關,在後世那是赫赫有名,很多大詩人的詩詞裡都有寫到.

小李杜之一的李商隱在錦瑟一詩裡邊就寫過滄海月明珠有,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寫情可謂到達了一個巔峰.

比起這首錦瑟,於武元慶現在的處境更加貼切的一首則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在唐憲宗迎佛骨入宮廷供奉的時候,韓愈上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果觸怒了唐憲宗,被貶謫為潮州刺史,並嚴厲責求即日上道。

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後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曲、潮州在廣東也就是嶺南,距離京師長安有數千裡之遙。韓愈隻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憤慨、悲傷之下韓愈寫出了這首著名的貶謫詩。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一首詩讓人記住了滄桑的藍田關,記住了一心為國卻慘遭貶謫的大家韓愈。

韓愈是被貶了,抒發自己的憤慨,武元慶卻是被重用,成了手握四千精兵強將的一軍統帥,境遇不一樣,原本不該有相同的委屈,悲傷。

可誰讓武元慶偏偏是個奇葩,不願意當什麼官領什麼兵,別人看來是重用,在他看來卻是貶謫,流放。當然李世民讓他領兵跟著馮蠱,一來是看重,二來也不無把他打發的遠遠的,省的在眼前晃悠看著心煩的這層心思。

這也得虧武元慶不是被貶謫,不然不要臉的他非得改吧改吧把韓大家的名篇當眾念出來據為己有不可。

冬日裡的下過的雪還沒有融化,一片片的點綴在山野間,關隘內外,景色很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