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時候,伊吾城主到長安朝貢歸附。伊吾是西域的一個小城邦國家,具體地點相當於後世哈密那一片。

說起來伊吾隋朝的時候就內附過一次了,隋朝還在其地設定伊吾郡。只是隋朝末年的時候,控制力下降,然後突厥強盛起來,伊吾城主才向突厥稱臣。現在頡利一滅,伊吾城主就趕忙率他所屬的七城降唐。

對伊吾先歸附隋朝,又歸附突厥,現在又歸附大唐這種反覆無常的行為,武元慶倒是沒什麼厭惡不滿的。

他很理解這種只擁有幾個城池的小國家的生存法則,那就是依附強者。幾個城池幾萬人,可用之兵也許只有幾千人,甚至更少。

周邊又都是巨無霸的鄰國,夾縫裡求生存,不左右逢源的話,早就被滅掉了。

當然對於伊吾這種情況,武元慶也更說不上什麼同情,小國寡民活的戰戰兢兢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李世民對伊吾城主的歸附也只是簡單表示了一下欣慰,然後透露了一點準備在伊吾設定西伊州的想法,然後就交給鴻臚寺接待了,怎麼設定西伊州,用不用屯兵還是隻是單純的羈縻州都還要討論。

自從滅掉突厥後,每個月都有來歸附的小部落小國家,對這些國家武元慶也看不上,除了倭國,百濟,新羅這三個國家,其他國家的事情他都懶得理會。

只是簡單宴請了一下伊吾城主後就把接待的事宜交給了手下的郎中。

他則每天有事沒事就往城外的館舍跑。

“為什麼你每次來都要叫人陪著啊,不是我,就是青雀,要麼就是小恪,據說還有兩次是叫的長樂。”昨天長安剛下過雨,地上泥濘不堪,長安城裡都是如此,更別說城外了,從馬車上下來,李承乾走一步滑一下,一邊小心挪步一邊不滿的抱怨。

“你小子,哪來這麼多廢話。要不是我沒有理由插手吏部的事情,擔心別人攻擊我越權,也不好每天無緣無故的礦工,你以為我想叫你們啊。”武元慶走在前邊頭也不回的說道。

“哈,說實話了吧,我就知道你沒這麼好心,說什麼讓我們跟你出來見見世面,切”李承乾鄙夷的衝武元慶的後背數了數中指。

大唐賢良敏慧的太子殿下,跟著武元慶好的不知道學了多少,反正罵髒話,豎中指這些壞東西學的那是倍兒溜。

“這也是見世面好不好。每天在深宮裡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啊。”武元慶說。

“我每天都在看奏摺,各地有什麼大事小情的,從奏摺裡我都能看出個大概來”李承乾樣子很得意,皇帝經常會就一些奏摺上的事情靠他,他每次的回答雖然不一定多麼合適,但也基本都能得到皇帝老子的誇獎的。

“你可拉倒吧,你還真以為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啊。別說那些奏摺都是儘量往好了說,單說每份奏摺就那麼點篇幅,你能從上邊看出些什麼呀。”武元慶不贊同的搖頭。

“奏摺上都看不出來,那來這裡就更加看不出來了好不好。”李承乾一臉無語。

“那可未必。你聽”說話間,兩人正好經過館舍食堂,雖然已經是午後時分,但是裡邊還有人在用飯。武元慶指了指裡邊,讓李承乾聽。

李承乾疑惑的側耳傾聽。

“.....只見武元慶武侯爺大喝一聲,呔,你們這些倭寇蠻夷太放肆了,竟敢欺我大唐子民,當我大唐無人嗎,來來來,吃本侯爺一槍。然後武侯爺擎著丈八火尖槍飛身上前,一槍就將倭國正使挑飛了數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