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館。

四方館在隋朝時候原屬於鴻臚寺轄下,以接待東西南北四方少數民族及外國使臣,分設使者四人,各自主管雙方往來及貿易等事。

不過到了大唐建立後四方館就被從鴻臚寺剝離出來,歸於中書省管轄。

被武元慶劈頭蓋臉斥責一頓的倭國使節就被安排在這裡下榻。原本鴻臚寺下邊就有外國使節下榻的地方的,但是武元慶看到小鬼子就沒好心情,不想讓他們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所以直接把她們扔到了四方館來。

“八嘎”

等鴻臚寺的人走後,門一關御田鍬就再也憋不住一肚子火黑著臉罵了出來。

“豈有此理,這個大唐人竟敢如此輕慢我等,等大唐皇帝接見的時候我一定告他一狀。”

藥師惠日臉色同樣難看的點頭:“沒錯,我們是使節,是代表倭國代表舒明天皇陛下來覲見大唐皇帝的,而不是來受人欺辱的。”

“就是不知道這個武少卿是什麼來路,竟然敢明目張膽的折辱我們,難道就不怕引起大唐和我倭國的衝突嗎?”御田鍬想不明白這麼一個棒槌一樣的人是怎麼被任命為鴻臚少卿,來搞外交這種迎來送往的勾心鬥角的事情的。

完全特麼不合理嘛!

“之前隋朝時的遣隋使團有不少學問僧和學生沒有跟隨使團回國,而是留在了這裡學習,我們可以找他們來問問。”藥師惠日說道。

“沒錯,方才我見在迎接的人群裡有打著倭語橫幅的人,應該就是你說的學問僧和學生,他們一路跟著我們來到這裡,現在應該就在外邊,你一會接見他們一下,好好問清楚大唐對我們使節團的到來究竟是個什麼態度。”御田鍬臉上浮起喜色點頭說道。

“好的,下官這就讓人接他們進來。對了大人,公子那邊?”藥師惠日點頭應承,然後左右看了下才又小聲的問道。

“你去打聽訊息,公子那邊我去安撫好了”御田鍬頗為頭疼的說道。

..........

“咣噹”

“咣噹”

“咣噹”

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武家正熱火朝天的忙著準備過節的食物。

楊氏領著大丫二丫,王子瑜襄城她們挑餡捏團,武元慶則雙手熟練的拿著模子按入麵糰扣月餅。

大唐這時候還沒有專門的月餅,有差不多的叫月團又叫小餅的糕點,不過菱花形的,和桂花糕,蓮蓉糕什麼的一樣,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也就是人們平日裡就能買到的糕點。

月餅這個名字的出現估計是從大詩人蘇東坡的一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後才慢慢出現的。

武家中秋吃月餅的習慣是從武元慶穿越後才有的,那還是貞觀元年的時候,武元慶還在自家舉辦了一場轟動晉陽的中秋晚會。

從那年開始,每年的中秋武家就有了中秋打月餅吃月餅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