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忙的很啊”武元慶斜靠著窗沿,笑眯眯的說。

李承乾則端坐在案几後邊手裡拿著奏摺看,聞言沒好氣的放下奏摺說道:“你以為呢,誰都像你一樣閒啊。”

“喲呵,你這傢伙說你胖你還喘上了。會看奏摺了不起啊,哥哥我還會上奏摺呢。”武元慶不樂意了。

李承乾沒接話,拿起奏摺繼續看。

就像武元慶說的,李承乾最近開始忙起來了,出宮找他瘋玩的時間都少了。

五月的時候,他皇帝老子就下旨讓他宜令聽訟。還說“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

往白了說就是皇帝讓李承乾這個十二歲的小娃娃太子開始參與到朝政裡邊了,朝臣上的奏摺什麼都可以閱看。

尤其尚書省的事宜,如果有爭論不下,定不下的事情可以奏報給東宮讓李承乾來做決定。

李世民確實是對李承乾重視的不得了,也滿意的很,這麼早就開始有意識地鍛鍊承乾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

“對了,陛下不是下令呼叫役夫修洛陽宮以備巡幸只需呢嗎,大臣們有什麼反應”武元慶想起朝中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修行宮事情,於是好奇的問道。

“能怎麼樣,十個裡邊有七八個反對的唄”李承乾頗為無奈的搖頭。

他老爹這兩天因為這件事都煩死了,本想著天下安定,今年大唐形勢一片大好,想修個行宮,找個時間到東都巡幸一番,沒想到一下捅了馬蜂窩了。不過幸好的是,今天早朝這件事情已經圓滿解決了。

“哈哈,我就知道肯定會有人反對,是不是數魏徵,蕭瑀他們兩個反對的最厲害啊。”武元慶幸災樂禍的問。

李承乾再次搖頭,說道:“這次你可想錯了,魏大人到現在還一句話沒說呢,至於蕭大人嘛,嘿嘿,他又出事了。”

“出事了,我怎麼不知道”武元慶臉色一正,蕭瑀現在和他武家關係不說非常親近,那也是很和諧的。

誰讓武元慶救回了他姐姐蕭皇后,而且蕭皇后對武元慶也非常感激,並且很喜歡武元慶的性子,要不是蕭瑀反對,蕭皇后都想和武元慶認乾親了。

“哈哈,不是你想的那種出事,是蕭大人有得罪人了”李承乾一臉好笑的說。

原來,蕭瑀這人脾氣很不好,剛正不阿,說話很衝,比有名的能挑事的魏徵都強。什麼話都敢說什麼話都能說,而且非常不給人留情面。

之前被貶了幾次都沒改,從右僕射貶成了御史大夫,但依然是那副臭脾氣。

和宰相們一起參議朝政的時候,言辭很鋒利,讓房玄齡,杜如晦,溫彥博這些人都抗不住,說不過。弄得皇帝也很不高興,他的建議往往也就不被採納,關鍵還把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給得罪了,對他頗有微詞。

然後蕭瑀毫不在意,房玄齡,魏徵,杜如晦這些人有些什麼小過錯,蕭瑀也不放過機會,每次都要彈劾,可這些小事皇帝怎麼會在意嘛,皇帝不搭理他。

蕭瑀還很沒眼色的一直煩煩煩,最後煩的李世民又一次把他貶官了,御史大夫的職位直接給擼了,不讓他參與朝政,給了一個太子少傅的榮譽頭銜讓他回家休息去了。

“我擦,蕭老頭可以啊,有夠能折騰的。”武元慶表示對這麼能作的蕭瑀萬分佩服,這傢伙作起來和自己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