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李靖都能用三千兵馬一鼓作氣佔領襄城,更別說現在手上還有炸彈這種大殺器。

由蘇定方做先鋒率領的三千騎兵,只扔了區區一波炸彈就清空了城牆上的突厥兵,還順手把城門給炸開了。

無論是李靖還是蘇定方,都沒想到破城竟然會如此簡單,楞神了一下才趕忙掉頭往回衝。

城破的太快了,沒給多少反應時間,唐軍就殺進了城。

兵分兩路,其中五百人由一位校尉領著沿街一路殺過去,滿街都是衣衫不整的突厥人,就和砍瓜切菜一樣輕鬆。

剩下兩千五百人由李靖率領,蘇定方打頭,直接殺向突厥兵營。

兵營裡的突厥兵也都才剛醒過來,正慌里慌張的找衣服穿呢,忙中出錯不是你穿了我的衣服,就是他穿了你的鞋。

好不容易穿上衣服,又開始找兵器。等拿著彎刀揹著弓箭出了帳篷,迎接他們的已經是鋪天蓋地的炸彈,好不容易熬過了炸彈的傷害,滿地傷員又迎來了唐軍的長刀。

就在唐軍肆虐襄城的時候,武元慶一行人頂盔摜甲的也衝進了城。

原本武元慶不準備穿笨重的盔甲的,但被王朝他們給勸住了。

這時候的襄城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唐軍幾乎是看衣服砍人的,只要看著是突厥服飾,長得不像漢人的那就直接一刀砍過去,根本不商量,不詢問。

雖然他們穿的是唐裝,但誰也不敢保證唐軍會不會殺紅了眼,一不小心把他們給砍了。

不過穿著盔甲效果的確好,進城以後幾乎是暢通無阻的,突厥人看了那是根本興不起抵抗的念頭,要麼跪地求饒,要麼扭屁股就跑,唐軍看見了則是紛紛讓道。沒辦法誰讓武元慶身上的盔甲那是將軍才能穿的。

只是等小兵兵目送著他們離開後會忍不住撓頭,琢磨這是哪兒蹦出來的將軍,好像除了李靖大總管外就連匡道府折衝蘇定方也沒資格穿這樣的盔甲。

武家派到襄城的家將早在去年就把蕭皇后所在王宮位置的地圖送到長安了,武元慶也都看過不知道多少回了。

當武元慶按照記憶中的路線圖尋找王宮的時候,潛伏在襄城裡的那些個武家家將也已得到唐軍攻城的訊息,然後在兩個混入宮中的家將接應下聚到了宮中執行保護蕭皇后的任務。

另一邊,在得知唐軍攻入城中的那一刻,頡利可汗立刻馬上當了縮頭烏龜,當機立斷下令讓一部分人當著,剩下的人保護他退往磧口。

當然,明面上還不能說是貪生怕死逃跑,頡利可汗為自己的這一舉動找了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

頡利可汗對手下解釋說,大汗我這不是逃跑,這是戰略撤退,為什麼要撤退呢,因為李靖那麼大的官敢領著三千兵馬孤軍深入,要說沒什麼依仗你信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大汗我覺得既然他敢這麼放心大膽的來,肯定是因為後邊有主力隨後撐腰。

而咱們現在只有這兩萬人,還被打亂了,要是再不撤退難不成等著全軍覆沒嗎?

所以咱們要退,還要趕緊退,然後收攏殘餘到磧口去,那裡還有咱們的數萬大軍呢,等到了那裡再和唐軍決一死戰不遲。

手下一聽,大汗說的有道理,撤退,趕緊撤退。

頡利可汗倉皇跑了,走的時候還沒忘讓心腹大將康蘇密去帶上蕭皇后及其孫隋王楊政道。

楊政道作為隋王,雖然是個傀儡政權,但人家也是有不少手下的,突厥境內的中原官吏、百姓都歸他管的。

還按照隋朝制度設有百官,擁有部眾一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