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靖卻過城而不入,都沒吃口熱乎的,就急急忙忙趕往了下一站馬邑,而馬邑不但是歷史上數次大戰的戰場,同樣是這次滅突厥之戰的橋頭堡。

在李靖抵達馬邑的時候,靈州傳來好訊息,大同道行軍總管李道宗在靈州與突厥接戰,這次是進攻突厥以來,六路兵馬中第一次和突厥大規模接戰並且獲得了全勝,李道宗一舉擊潰突厥十幾個部落的數萬兵馬,俘獲人畜數以萬計。

與此同時,突利可汗及鬱射設、蔭奈特勒率領所部投降唐朝,併入朝覲見。

時間來到了十二月底,距離除夕之夜也就幾天時間了,這要在長安武元慶就又該督促家裡下人採買年貨,寫春聯掛春聯,熱熱鬧鬧為過年忙碌了。

可在這邊關朔方,沒有一絲年氣,反倒是越發的肅殺。一個個臉色嚴峻的很,彷彿大戰一觸即發似得。

不過,大戰也的確到了一觸即發的關鍵,臘月二十八這天,尉遲恭率領一萬兵馬離開了朔方城,往雲中方向而去。此行目的是配合通漠道行軍總管李績進攻突厥腹地。

離開的時候尉遲恭還搞了一場誓師大會,不外乎激勵一下士氣,喊一喊口號,每次出征都這樣搞,沒什麼新鮮的。

只是最後尉遲恭大言不慚的說自己作了一首詞送給大家,要與君共勉,讓旁聽的武元慶張大嘴半天合不攏。

因為尉遲恭所謂自己作的詩竟然是武元慶之前剽竊的那首西江月“堂上謀臣帷幄,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突厥可伐?曰可。

此日樓臺鼎鼐,他時劍履山河。都人齊和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這個不要臉的老混蛋,怪不得當時非要自己寫來了呢,原來早就算好了在這等著呢。

呸,還說要常常品鑑,感情是當時記不住,讓自己寫在紙上後他好背誦呢。

武元慶還不好當場揭穿這個不要臉的老片子,只能憋著一肚子氣,安慰自己說大家都是剽竊,雖然自己剽竊的人還不知道在幾百年後呢,而他卻是當著自己的面剽竊自己,但既然都是剽竊,又何必生氣呢。

尉遲恭離城的同時,蘇定方也帶領兩千兵馬趕往馬邑和大總管李靖匯合。

站在城牆上看著長龍一樣離城的大軍,武元慶頗為激動的說道:“從現在開始大唐滅突厥的戰爭就要正式打響了,幾個月後老子就又可以回到繁華長安的花花世界中去了”。

“呸,你想的美,幾個月就想結束戰爭回到長安,你當打仗是玩兒呢”說話的是站在一旁的程處默,這傢伙前兩天領著兩百多人在一百多里外的地方遇上了一股突厥騎兵,雙方人數相當,一番苦戰,雖然殲滅了這隊突厥兵馬,但程處默身上也被射了兩箭,捱了一刀。

傷勢雖然不重,但也成了不折不扣的傷員,所以這次尉遲恭和蘇定方都沒有帶他,而是讓他留在朔方領著剩下的一千來號人守城,保護糧草的安全。

前段時間天天領兵在外和突厥小股部隊開戰,讓程處默連著得瑟了好久,結果真正大戰要開始的時候卻因為屁大點的小傷給留在了後方,這讓程處默心裡很不痛快,說話也衝了很多。

“打仗當然不是玩兒的,更別說是滅一國的戰爭,還滅的是一個極為強大的國家。正常來說打個幾年都很正常。”武元慶笑著說道。

“那你還說幾個月就能回長安”程處默沒好氣的說道。

“對啊,我又沒說錯,我說的是正常來說,但這次打突厥卻不在此列。這次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大唐,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沒理由戰事會出現膠著的情況需要打上好幾年的。不出所料的話,估計四五個月就能搞定收工了”武元慶知道歷史上這場戰爭的走勢所以說的這麼有信心,整的跟神棍先知一樣。

這就像後世那部電影龍鳳店裡的御醫說的話,不知結果是賭博,預知結果是投資。

所以武元慶才敢在大戰未開之時,就讓武家所有的商隊都跟著跑來準備發戰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