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記得嗎?好像那是一個春天,我剛發芽,我走過,沒有回頭,我記得,我快忘了,我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記得嗎,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盛開如花。。。。。“

屋外,武元慶已經又換了一首歌在唱,在歌聲中,屋裡王子瑜淚如雨下。

門開了,武元慶走了進去,含情脈脈的牽起了王子瑜的手,哭成了淚人的新娘反手握緊。

唐朝結婚流行的是紅男綠女,武元慶穿的倒是緋紅的官服,王子瑜卻沒有穿綠色的嫁衣,而是穿的和武元慶相配的大紅色鳳冠霞帔。

這也是武元慶的意思,結婚嘛,還是紅色最喜慶。

一番流程後,辭別了王家眾人,一對新人踏上了歸程。

娶親的歸途,必須走另一條路,表示“不走回頭路”。

這個習俗必須遵守,尤其是像武家和王家這樣的人家,結婚各項都是嚴格的一塌糊塗。

其實就算沒有這個習俗,回程的時候也不會按原路返回,這武家和王家才隔得多遠呀,沒走兩步路就到了,完全沒機會炫耀,顯擺,彰顯一下家世嘛,女方的嫁妝都還沒來得急讓人看呢,就抬家裡去了。

所以,不但不走回頭路,還特意繞的遠路,為了不和從李孝恭家迎出來的襄城公主鑾駕撞車,特意繞開了襄城他們所走的路線,但依然是要繞小半個長安城,才能回到武家。

這路線也是很有講究的,短了不行,炫耀的不夠,長了也不行,趕不上吉時。

武元慶騎著白馬,整的跟西遊記裡的唐僧唐僧一樣,又彷彿是童話故事裡的王子。

後邊跟著的是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上邊紅綢纏繞,金花點綴。

裡邊坐著的是蓋著紅蓋頭,不遜色公主分毫的太原王家的嫡女大小姐。

再往後是一排排一擔擔的嫁妝,綿延看不到頭,十里紅妝不外如是。

一路上吹吹打打,走走停停,臨近傍晚時分,才回到了武家的門口。

當他們在武家門口停下來的時候,對面的另一對迎親隊伍也幾乎是分毫不差的停了下來,正是去接襄城的迎親隊。

時間能把握的這麼好,多虧了武家的僕役一刻不停歇的兩邊通報程序,才讓兩方隊伍這麼不分先後的來到了門口。

武元慶和武士彠父子兩個為了不給雙方分出先後主次也是操碎了心。

好在,結果是很滿意的。

襄城和王子瑜同時下了馬車,然後一左一右在伴娘團的簇擁下踩著鋪好的紅毯隨著武元慶進了門。

跨火盆,拜天地,兩個新娘都是一起的,一左一右,一番流程走完後雙雙送入洞房,洞房也是同一個屋,只是在屋裡用一簾紅紗分成了兩半。

新娘是進了洞房了,但武元慶卻是無法立刻完成洞房的後續事宜的。

還有酒席要吃的,武家今天可是豁出去了。

大擺流水宴,各式各樣的炒菜,湯菜,油炸,燒烤,全是武元慶整出來的菜式。

武元慶在武功縣封地上的大棚,這次可算是一下被搬空了,裡邊但凡是可以吃了的,不管大小全部摘了送到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