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簡單粗暴(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回溯到五天前。
太原王家。
喋喋不休的爭論已經好多天了,王家各房各枝的人都顯得有些精疲力竭。
但事關王子瑜的親事卻由不得眾人不慎重。尤其是在家中老夫人和族長意見相左的時候,各房的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王家的嫡女,王子瑜的婚事不能兒戲,更不能當成普通婚事來論,結親的物件必然是要對王家有好處才行。
政治聯姻或者家族聯姻是絕對跑不掉的。
但令人糾結的是無論是和武家結親還是和范陽盧家結親,對於王家都有莫大的好處。
一個是朝廷新貴,應國公的長子武元慶,一個是范陽盧氏的嫡子盧勇。
單論背景,武家肯定是比不上范陽盧家的。
但要說到具體結親的人,盧家的盧勇卻又比不上武家的武元慶。
武元慶剛剛新封了武功侯,還成了從四品的司農少卿,加之和太子關係莫逆,前途必然一片光明,未來封公拜相幾乎是鐵定的事情。
而呂勇呢,至今仍是白身,論官職爵位和武元慶沒有一點可比性,論才學和武元慶也相差甚遠,還被武元慶耍了一次又一次。
所以難壞了王家諸房,有人贊同和武家結親,因為武元慶前程遠大,對王家大有好處。
有人贊成和盧家結親,因為盧家背景更為深厚,而且盧家在朝中的重臣也很多,而且王家和盧家一直以來就有聯姻,這是傳統。
這些人所思所想都是從利益方面出發的。
反倒是族長王績和老夫人想的比較簡單。
王績當過官,但是他自己覺得不太適合當官於是給辭了。
王績當不成好官,卻是個好的詩人。他在山水田園詩方面有極深的造詣,他的山水田園詩樸素自然,意境渾。
他被後世公認為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扭轉齊梁餘風,為開創唐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的詩歌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王績喜歡作詩,也精於作詩,而恰恰武元慶的詩作也都極為的好,很受他的喜歡。
武元慶的詩作是剽竊的,但王績不知道,他就認為武元慶有才學,詩詞寫的好,他很喜歡,愛屋及烏,於是王績對武元慶也就極為的欣賞和喜愛。
這麼一個詩詞俱佳的才子要和自己侄女結親,王績既然是樂意之至的。
而王家老夫人呢,她也沒想太多的利益好處,就是覺得自己是盧家的女兒,就應該為盧家人著想。
雖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但王家和盧家結親又不會影響王家的利益。
既然沒什麼不好的影響,那盧家的子侄想要娶自己的親孫女,親上加親,怎麼就不行。
“母親,那武家的媒婆又在門外求見,要不要讓她進來”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小聲問道。
“讓她走,你去告訴她,就說我王家的女兒是不會嫁給武家的”滿頭銀髮的老夫人把手中的柺杖用力杵著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