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武元慶不是好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噗”剛拿去水喝了一口的李承乾頓時噴了。
“對不起對不起,本宮失態了”李承乾手忙腳亂的擦著噴到身上的水,一邊解釋道。
薛元敬一臉幽怨,他就知道是這樣,果然。
“冒昧問一句,薛大人你多大了?”李承乾整理好儀容,嘴角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問道。
一旁的溫彥博笑著搶先說道:“殿下,這個臣知道,薛大人正是而立之年。”
再次被代表了的薛元敬只能訕訕的笑了笑。
李承乾一聽,哦,感情這薛元敬已經三十了,老大不小了竟然還沒娶妻,不像話。自己老爹還沒三十呢,可自己已經這麼大了,更別說弟弟妹妹都一大堆了。
“那王通之女今年又多大“
薛元敬可能察覺到了太子的想法,很不好意思的說道:”王氏女年方二八,正是適齡之時“。
媽的,比人家到了十四歲,真不要臉。李承乾一想,這傢伙比自己老爹還大,想要娶的卻是比自己姐姐襄城大了才兩歲的一個姑娘,這不是不要臉是什麼。
李承乾這時候還是個小正太,再怎麼在皇宮這個大染缸裡待著,那也還是個孩子,想法自然和大人不同。
看看旁邊的溫彥博就知道了,這老東西正在不住的點頭,似乎覺得薛元敬想娶他老師王通的女兒很不錯一樣。
李承乾心理覺得薛元敬不是個好人,但是有事要問人家,而且作為太子也不好把自己的好惡表現的太明顯,只好接著問道:“那薛大人和王家小姐是否情投意合”。
一個小屁孩一本正經的問一個三十歲的老男人,是否喜歡一個姑娘,那姑娘又是否喜歡你,這場景怎麼看怎麼怪異。
薛元敬苦笑的說道:“王家此次有給王通之女選婿的意思,除了微臣,前去求親的人還有不少。只是被應國公家的長子武元慶給攪和了,最後只能鎩羽而歸。”
“武元慶,是那個進獻馬蹄鐵的武元慶嗎”李承乾好奇的問道,應國公武士彠及兒子武元慶進獻馬蹄鐵,大大減少戰馬損失的事情他也知道。他父皇當著他的面還誇過武元慶,說他是朝廷的棟樑之才。沒想到現在又聽到有關武元慶的事情了,李承乾有點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回殿下,正是那個武元慶”薛元敬說道。
李承乾眼鏡放光追問道:“說說,說說,他是怎麼攪和的,本宮雖然沒見過,可也聽說過,這個武元慶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可他能夠弄出馬蹄鐵這樣好的東西,怎麼也不像別人說的那樣,薛大人既然和他有過接觸,那你就說說對他的印象。”
薛元敬怪武元慶的出現擾亂了他和王子瑜的接觸,更因為作的詩被武元慶華麗麗的比了下去,這讓身為十八學士之一的他情何以堪,他對武元慶恨得牙癢癢,自然不會說武元慶的好話,在講給李承乾聽得時候,那是添油加醋,著重表現自己和王通之女兩人是如何如何的看對了眼,武元慶又是如何如何粗鄙無理橫插其中,用買來的兩首詩博取王小姐的歡心,在被王小姐駁斥後又是如何野蠻動手,自己又是怎麼樣英勇無畏擋在王小姐面前的。
反正他自己就是光輝形象,王小姐很喜歡他,武元慶就是反面形象,怎麼粗俗野蠻不講理,怎麼卑鄙無恥怎麼說,自然是不被王小姐喜歡的。整個故事講完一句話概括,年輕有為的大臣和世家之女情投意合,卻遭到了窺伺世家之女的頂級貴族大少的野蠻拆散。
有情人難成眷。
“額,武元慶這麼壞嗎”李承乾被薛元敬描述的嚇到了,人怎麼能這麼無恥,他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溫彥博,想聽聽他的看法。
溫彥博這時候還不知道他兒子和武元慶之間發生的事,不知道兒子被欺負慘了的他這時候沒有故意說武元慶的壞話:“武元慶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微臣也不敢肯定,畢竟薛大人作為當事人,說得話可能會有些偏頗。“
說到這溫彥博對薛元敬笑了下,意思不是針對他的,才接著說道:”不過據臣之前聽說的來看,武元慶的確是不學無術,像薛大人說的那兩首詩應該是做不出來的。不過應國公之前朝堂上也笑著說他夫人來信說兒子武元慶夢中遇到了仙緣,還說是婦人之言,不足為信。所以,這兩首詩具體怎麼來的現在還真不好說,不過那馬蹄鐵是武元慶先送給應國公的這件事卻是真的,所以臣認為不管武元慶有沒有這麼壞,起碼他應該還是有點本事的”。
薛元敬馬上說道:“殿下,溫大人說的是,臣說的可能有點主觀了,不過武元慶的名聲的確非常不好。在晉陽那是飛揚跋扈,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那王家夠厲害了吧,王通的兒子就是臣相親的王家女的哥哥,在大街上為了阻止武元慶毆打一個老叫花子,和他起了衝突,那武元慶直接指使家丁對王通的兒子進行了慘絕人寰的毆打,還囂張的說,王家沒什麼了不起的,他爹是應國公,是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當年要不是他爹的維護,太上皇在晉陽起兵之前就被人王威,高君雅等人彈劾逮捕了,哪還有晉陽起兵及大唐建立之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承乾啪的一巴掌拍在桌上,氣憤的小臉通紅:“賊子敢爾,他難道以為我大唐立國都是武士彠的功勞嗎,膽敢如此議論太上皇,他可曾把我皇族放在眼裡,把律法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