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君子遠庖廚正解(第2/2頁)
章節報錯
“什麼,你說元慶到廚房要自己做菜?”楊氏聽到丫鬟的稟報,一臉詫異的問道。
丫鬟紫鵑一臉為難,回到“是的夫人,大少爺嫌棄飯菜不合胃口,說要親自下廚做一頓美味給您和少爺小姐嚐嚐“。
楊氏差點沒有暈過去,這個前任生的兒子,她實在是太瞭解了,不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吧,那也相差不多。別說做飯了,他能認識廚房裡的那些東西,不要把糖當做鹽就要謝天謝地了。不行,自己不能讓他這麼胡來,不說能不能做好,他的身份也不該去幹這個事情。做飯那是下人的事情,這要是傳出去,應國公家的小公爺到廚房做飯,是要被別人笑話死的。
楊氏領著丫鬟趕到廚房,後邊還跟著準備看熱鬧的大丫二丫,兩個小蘿莉,要好好看看大哥是怎麼做好吃的的。
楊氏進到廚房的時候,武元慶正在教廚娘怎麼選肉,怎麼切絲。這時候的豬肉都是普通人才會吃,有點地位的人都嫌棄其腥臊,把它當做下等食材。普通人能吃上肉就已經很不錯了,自然不會對豬肉有太多的瞭解,武家的廚娘自然也不瞭解。
豬肉不同的部位,烹調時有不同吃法,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豬身上裡脊肉最嫩,後臀尖肉相對老些。炒著吃選前後臀尖;燉著吃買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餃子、包子的餡要買前臀尖。
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
”元慶,你怎麼能到廚房這種地方來呢,這不是你該乾的事情,要是他們做的飯菜不合口味,為娘讓管家重新找更好的廚娘,一定要你有可口的飯菜吃“楊氏面色不愉,但還是溫言相勸。歷來後媽就不好當,管教的嚴了,大家會說後媽苛待孩子。管教的鬆了,大家又會說,後媽不關心孩子,沒有盡到教育的職責,反正錯的總是後媽。現在楊氏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後媽,實在是太憋屈了。
”大哥,你要聽孃的話哦,孟子說過,君子遠庖廚,進廚房的人不是君子呢“武大丫脆生生的聲音從楊氏後邊傳來。
武元慶沒想到,武大丫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是個愛學習的娃,可惜還是曲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不過現在很多人都是這麼理解,也怪不得武大丫。他正想賣弄下,給武大丫講一下這句話的原意,沒想到楊氏已經搶先開口了。
楊氏抬手輕輕拍了一下大丫的額頭,沒好氣的說道:”讓你跟著先生好好讀書,你就是這麼讀書的啊,孟夫子好好的話,竟然讓你曲解成這樣“。
大丫縮著脖子吐了吐舌頭,小聲道:”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了,《君子遠庖廚》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原句是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也。是齊宣王在問孟子關於齊桓公,晉文公稱霸春秋時代的看法。孟子回答這個問題時候說了一件齊宣王關於用沒見到的羊去頂替見到的牛去祭祀的事情。說齊宣王這種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現,只因為當時親眼見到了牛而沒有見到羊。君子對於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的,這裡君子遠庖廚,不過說的是一種不忍殺生的心理狀態罷了。不是說君子不能進廚房,更不能理解成進廚房的就不是君子,明白了嗎”?楊氏說完,看了看武大丫,武二丫,又看了看武元慶。
“明白了,孃親”兄妹三個趕忙點頭。
“孃親真是博學,妹妹們的課業哪裡需要請先生嘛,有孃親教就足夠了“武元慶拍馬屁道。
楊氏很受用,笑的眼睛都眯起來了,不過武元慶做飯的事情她可還沒忘呢“雖然大丫說的君子遠庖廚的理解是不對的,但元慶你是公國府的大少爺,做飯這種事情也不是你該乾的,傳出去會被人笑話的”。
“我下廚是為了給娘和弟弟妹妹們做點好吃的,是孝敬母親和友愛弟妹的好事情,他們有什麼理由可笑話的”武元慶撇撇嘴說道。雖然下廚這件事主要是他自己想吃,不過找的理由倒是很高大上的。不過武元慶這麼說也沒錯,他本來也存著讓楊氏和弟弟妹妹嚐嚐後世美食的想法的,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是信了。
聽武元慶這麼說,楊氏也沒了反對的理由,心底還很高興,自己這個繼子一直對自己都不很親,對兩個妹妹也有點冷淡,沒想到病了一場後,竟然就像變了一個人似得,不但對妹妹好了很多,和自己也親近了許多,叫的這聲孃親也真心實意了許多,而且還想要下廚做飯了,這可比以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強了很多,以後對他爹武士彠也能有個交代了。
心底雖然不很看好繼子的初次下廚,但楊氏還是有點小期盼的。君子遠庖廚
。
喜歡夢幻初唐請大家收藏:()夢幻初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