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劇組生活(3)(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小姑娘”,導演沒介意言青川的唐突,“見縫插針啊。”
“我說吧,她工作起來精著呢”,單廣笙冷不丁補一句。
“結局的問題,我確實沒考慮好”,李導拍了拍褲管上的灰,“目前有好幾版收尾方式,而且還有新的想法在試著寫看能不能有好編排,運動前中後的版本都有,實話說,這是我比較少見的沒有全盤思路就開拍的電影。”
“這裡面有哪幾方面的考量和顧慮?比如過審?這個因素是不是對結尾處理方向的重要考量因素?純粹從您的創作、審美和對這個人的評價理解看,更希望電影展現,或者是定格到哪個階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哈哈哈,你這就採訪上了”,他沒有多推卻,緩和地說,“過審是一定會考慮的,這是在這個環境裡搞創作的人必須考慮的問題。但是不是為了過審,就要自我閹割限制,我覺得不一定,不是說什麼話題和年代不能碰,你就得失去表達,不是這樣的,僵硬的創作者才要透過特定事件表達觀點。但你要問我對歐麥這個人的情感落點,太複雜了,有時候覺得讓他精彩一點,就停在全盛時期吧,最意氣風發的時候,有時候又覺得,不把後來的事說說,其實對他也不公平。很複雜,也許只有到我真正開始剪片子,甚至於成片出來,才說得清。那可能也不是我想清楚的,是電影裡無意識包含的。”
“您對歐麥是有感情投射嗎?”
“應該有哈哈哈,雖然我比他要順風順水很多。但這種代入和共鳴,說不清的。”
“那您覺得單廣笙實現了您對歐麥的期待嗎?或者說完成了這種投射嗎?”
“欸怎麼回事,聊電影呢”,單廣笙原本保持後仰,把談話空間讓出來給言青川與李導的姿勢,在聽到這一問後,立馬彈直,“扯我幹嘛。”
“你不是電影的一部分啊,真是”,言青川翻了個白眼,“而且我來這的初始動機是採訪您的,我們單演員。”
他不說話,舉手表示投向,又仰了下去,兩隻手肘撐在後腰靠著的臺階上。
“他還是不錯的”,導演笑著拍了拍單廣笙的膝蓋,“悟性好,想事,肯琢磨,有演員需要具備的敏感,但知道分寸,難得的是外形還這麼好,可塑性很高。”
“我撤了我撤了,導演您這當面夸人,也不事先預警一下”,單廣笙聽完蹭一下蹦起來,走出去兩步,“這個問題趕緊過。”
“我都不知道單廣笙還能不好意思”,言青川作勢要拿手機拍下他這幅樣子,“您覺得這個人物的塑造難點在哪裡?尤其對單廣笙來說?”
“哈哈,他是赤子,這麼真心誇他,確實會不好意思”,李導替單廣笙解釋了一句,才回到問題上,“年齡跨度,這是最顯性的難度。然後是大段大段的獨角戲,或者對手演員情節臺詞都很少的戲份,很考表現力。那種情緒的東西都要在靜態表演裡完成,難度很高,但他眼裡有戲,對面部肌肉的調動都很靈活,關鍵是對角色理解很到位。我聽說你在這個中間也幫了他不少?”
言青川不意導演知道這一節,不好意思地擺手,“幫忙談不上,聊過兩句,基本都還是靠他自己琢磨明白捋順的。就是當時他需要有個說話的人,我趕巧而已。”
“嗯,你看,他會自己揣摩,找到和角色自洽的處理方式,很難得。”
“您其實也一直在引導幫助他。”
“導演導演,指導演員怎麼演,是我的職責所在”,他溫聲說,“我做的其實是牽著他走到我要的那個位置上,狀態緊一點松一點,和角色遠一點近一點,都是服務於我要的東西。”
“那問您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她鋪墊道,“我知道《作傳》是要送去歐洲三大的,您也一直和那邊關係很好,可以說比較瞭解他們的審美等等這些。那您會有意無意地把電影拍得更容易拿獎嗎?”
“小姑娘真是敢問”,李導點點她,“你都說有意無意了,怎麼界定我是不是把電影拍得容易拿獎呢?不過你要知道,我拍了四十幾年的戲,已經足夠形成自己的習慣風格,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的嘗試階段,不管從藝術審美還是所謂的名利方面,對前者,我有自己的堅持,對後者,我覺得我應該可以不用那麼拘泥執著再多拿個歐洲電影節的獎盃,你覺得呢?”
“我覺得也是”,言青川知道這個問句,是結束話題的暗示,她沒有多糾纏,痛快地結束了提問。
“對了,廣笙跟你提了嗎”,李導站起來,低頭望過來的角度正好逆光,“我們在考慮一個新結尾,需要加入個小角色,你有沒興趣試試?”
喜歡拍封面的女編輯請大家收藏:()拍封面的女編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