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尾曲還挺好聽。”

直到下集預告走完,溫柔的男聲哼完像披了一層帶絮鵝絨的旋律,電視投屏恢復到初始首頁,才有人說話。

言青川僵直著背,盤腿在地毯一側,就這麼無挨無靠地坐了大半集。

“下集什麼時候播?倆人快好上了麼?貓肯定會痊癒吧?”平次也不介意無人回應,自在地將交疊的腿上下換一輪,“好了,再下去喝碗燕窩,還給你留了好幾盅”,說罷,腰上使勁從床尾彈起來,長臂一撈,想順勢把言青川拉上。

她沒動,既沒有順勢起身,也沒把平次的手從肩膀上開啟,臉依然衝著定格住的電視,說,“不了,肚子裡都是水,喝不下。”

“那也下去坐坐,還洗了葡萄”,他手上發力,人也半坐了起來。

“我要整理一下提綱和資料,怕過會兒忘了,就不下去了。”被平次手上的勁道帶得一歪,言青川右手撐住地,仍是沒回身。

平次看了她被碎髮零散披掛的脖子,收回手,站好,雙手慢慢插回口袋。

“這是在鬧什麼?”他語氣平和,沒什麼情緒。聲音從高處壓下來,像罩了一頂金缽。

還是無人應答。

大約是單口相聲也說得不耐煩了,平次自嘲地“呵”一聲,轉身往房門走,旋開門把手的檔口,才又說了一句,“那你好好弄,不要半途而廢。”也不等是不是有回覆,推門便離開。

直到依稀聽到下樓聲漸遠,言青川才鬆開盤疊的腿,手幫抬著一條條抻直。等到痠麻勁兒過去,她才扶腰撐地地站起來,沒有多餘表情地坐回桌前,重新擺好麥克風的位置,既不礙著紙筆放置的位置,又不至於收不攏音。

沒什麼太多餘的情緒,羞怯或被冒犯,唯一意外的,是她發現自己好像正在學會怎麼應對平次一直以來的“壓迫”,以及處理後續情緒。又隱隱得意,有種“長大了”的小驕傲。言青川看著黑底上分割出各種框架、線條、頻段的軟體介面,這是隻屬於她的評價體系,不需要平次來認可。

點開錄音鈕,習慣性地拍拍話筒,又欲言又止地“喂”兩聲。她突然有些佩服做直播的主播們,能面不改色地對著無人互動的鏡頭,不打磕絆地說上幾個鐘頭,反觀眼下,哪怕是對著錄音裝置發聲,都太羞恥太自戀了。

“喂喂,大家好。歡迎收聽這檔暫時還沒有名字的欄目,但或許下次就有了,我是川流。這是一檔與電視劇緊密相關的節目,不拘國別、題材、年代,任何劇集都有可能成為當期話題,你會發現我不是在看劇,就是在下劇的進度條上。”

“這期我們要聊的是話題韓劇《灰晨》,相信你們當中很多人都在追。至少到目前為止,《灰晨》還是一部水準優異的韓劇,希望該國爆款劇’不爛尾不成活’的咒怨,不要在這裡生效。”

“我們常常會用’作者性’描述一部電影,卻絕少拿來定義一部劇集,因為它的製播屬性決定了,電視劇,商業能力是它的第一性,收視率資料榜單或者熱搜排名,都是判定一部劇成功與否的kpi,甚至牽涉到主創團隊,比如導演編劇到一二番的男女主演的事業生命,以及這個型別題材的作品,未來再開發的可能性。有把控能力的導演編劇,會在滿足市場之外,再加上自己的價值觀表達,卻絕少因為想表達,而去撰寫拍攝一部劇。尤其在韓國,邊播邊拍,依據觀眾反饋和播出效果,來調整劇情發展方向,才會經常出現前三集爆款,後頭逐漸爛尾的情況。我們不妨粗暴地理解為,前三集劇本,是純粹的作者性表達,而越到後面,越指向市場迎合。《灰晨》的好,在於它貫徹得很徹底的作者性,甚至是由作者性帶動了商業成功。”

“它沒有使用高概念或者奇觀——這些都是近年來韓劇普通熱衷塑造的,外星人什麼的就不提了,漫畫穿越,遊戲vr,高考家長,都是腦洞奇崛,上來就讓觀眾有好奇的設定,但《灰晨》不僅沒有高概念,甚至還回歸了傳統的韓劇主題:愛情、純愛——這也是在近年來極少見的了。它上來就告訴你,我這是生活流,劇情推進慢,女主角是真普通,困境很尋常,有真實的狼狽,男主角也遲遲不出現,出現了好像也不打算拯救女主角。觀眾接受了,喜歡了,從當中看到了自我映照,所以我個人判斷,為了觀眾修改作者表達導致爛尾的可能性不大。”

“導演花了很多鏡頭篇幅去渲染環境,從而達到渲染情緒、立住人物,而不是用密集的動作加速劇情。地鐵車窗一格一格地經過廣告燈箱,當隧道暗黑的時候,女主角下垂的面部線條就會映在車窗上。女主角看到了自己的臉,從被針紮了一樣挪開,又自虐似的挪回去,一寸寸看自己。還有女主角家玄關的穿衣鏡,有很多鏡頭就是機位定在那裡,透過女主角照鏡子的眼,注意到今天自己唇色還不錯,下頜線條很緊緻,或者頭髮很塌,類似對準鏡面的鏡頭大量出現在《灰晨》裡,既是主角視角,也是觀察視角,還能理解為觀眾從人物身上找到的映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去分析一部電視劇的鏡頭語言,好像有點太隆重,可現在隨便什麼劇,宣傳詞上來就是’電影感’,我們在這裡不妨膚淺地理解一下電影感,給觀眾最直觀的是什麼。打光,是我能想到最能被get的點,凡是敢說自己’電影感’的,你會發現它的色調肯定是暗的,有噪點有明暗對比,因為大平光,白慘慘的打光,那是電視劇的手法,說遠一點,老電影被修復成高幀率放在高畫質電視上,都會被詬病太亮,稱作’肥皂劇效應’。回到《灰晨》,光線層次感很豐富,大量採用自然光,而且後期調色很成功,相信整個色調能讓你迅速領會這個故事的氣質,又喪又溫暖。還有就是景別機位,這裡就先不展開說了。”

“歸根結底,我想在今天聊《灰晨》,有感的還是它的作者性表達,對都市個體的關懷,社會親情倫理,現代人際關係的注視等等。之前在微博上有簡單提過,這個女主角對觀眾的’冒犯’,因為她的真實,好像打碎了電視劇給觀眾築夢的能力。但我很欣喜的是,我們的觀眾根本不怕這種冒犯,反而有種,啊,終於來了,的如釋重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