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姐姐照顧我家笙哥哥,拜託一定要寫出他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實名嫉妒了!啊啊啊,是不是有才華就能和愛豆麵對面!”

“好想被哥哥點贊啊啊啊啊啊”

“好作品是笙哥的立身之本,期待《作傳》,期待看到單演員的蛻變!”

“留給笙哥和作者空間,不要探班,不要圍觀,讓哥哥安心創作角色,讓作者姐姐記錄下單演員敬業、刻苦、誠懇的真實狀態!”

“姐姐探班的時候能不能開直播,我送大遊艇,直升機,一人血書求姐姐開直播!”

“樓上的請刪留言。笙哥為了全身心投入角色,拍戲都不會拿手機,作者姐姐是去記錄與見證笙哥的創作過程的,請尊重笙哥尊重作者姐姐,愛笙哥,就要為他創造最乾淨的環境,不要讓創作以外的事情干擾他。”

“作者姐姐缺不缺拎包的?買咖啡拿外賣?我可以的”

“給姐姐雜誌社地址寄了禮物,拜託姐姐一定要轉交給笙哥,拜託了!”

“哥哥一直努力創造令人信服,貼地不懸浮的人物,希望國劇越來越好”

“希望好導演好劇本多給哥哥機會,他對每個角色都投入、認真,國劇的未來需要這樣優秀、踏實的好演員!”

言青川一覺醒來看到的便是這般場面。

睜眼前還在默唸,這一覺睡得酣暢無夢,面板狀態肯定超好,得自拍一張“慵懶床照”以作紀念,結果好嘛,拿起手機就被蹭蹭蹭蹭往外蹦的訊息提醒,給嚇傻了。

這個鬼單廣笙,看熱鬧不嫌事大!

大流量藝人隨便一個手滑點贊,背後都能被咀嚼出無限隱喻來,粉絲鬧出些什麼刻薄猜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可她要代表雜誌去探班的訊息粉絲是怎麼知道的?不是還沒官宣嗎?

言青川反覆捋了捋自己最近在社交網路上的發言,確定沒有亂說過話,也肯定沒在其他公共場所透露過相關訊息,心往下放了放,這才找到齊藍的微信,準備問問怎麼回事。

卻原來齊藍還發來過一條訊息未讀。

“剛忙完回來,睡了?”

時間顯示是將近凌晨。

“剛醒”,言青川急忙說,“怎麼回事啊,為什麼粉絲都知道我要去探班了?!”

她盯著對話頁面好一會,見沒什麼動靜,才發現剛7點多點,對於加班到凌晨才返家的人來說,太早了。

言青川只好找到群聊,搞搞清楚單廣笙到底是個什麼腦回路。

夏天在哪裡啊言青川:單廣笙你出來給個解釋!!!!

又盯著頁面等了半天,依舊無人應答。她一拍腦門“嗷”一聲,忘了,這傢伙白天拍戲不拿手機的。

不過發完這兩條訊息,言青川情緒穩定了不少。麻著膽子迅速翻了翻各種評論、和私信,基本沒有攻擊性言論,整體呈現安定祥和的氛圍,她這才算勉強將慌亂壓下去。

揣著手機爬下床,坐開水,衝咖啡,目光呆滯地咬著杯沿發愣,盤算著今天的日程安排。上午到公司點卯,下午在附近有個內部看片會,一天下來還算閒散。

片子是平臺暑期強推的自制大劇,首頁上隱隱綽綽已放出不少物料,端看寥寥片花劇照,這個劇就當得起“美輪美奐”四個大字,加上背後一系列ip背景、主演陣容和幕後團隊,很難不在這個夏天留下姓名。

不過說到底,物料是一回事,正片又是一回事,把最精彩的劇情全剪進預告片的先例,比比皆是。她想起這位導演的履歷背景,攝影出身,審美極好,但難免就有”敘事弱“的毛病。想起昨天單廣笙那句“電視劇如果還’形式大於內容’,是打算讓觀眾看風景片麼”的調侃,心裡犯嘀咕。

不過言青川讀過原著,小說文字本身就具備濃重的鏡頭意識,包括轉場、動作、對話都很成熟,已然有了成熟劇本的雛形,好在最終是騾子是馬,今天就能大體都能知道了。

但話又說回來,在各家必爭的暑期檔市場,劇好不好是一回事,輿論戰必須是不能輸,除了各種熱搜要投放,影劇類傳統媒體自媒體的專業背書,也是重要宣傳出口。

所以啊,言青川對著鏡子猛拍臉,把護膚品都“吃”進去,兜裡揣著公關派的車馬費,再難看的劇,也不好意思瞎說大實話不是。

看片會在影片公司裡的小放映廳,和雜誌社離得不遠,她打算先去上班,吃個食堂再溜達著過去。

天高雲清,言青川眼神溜過架子上一排排形態功能各異的刷子,和長的短的粗的細的口紅管。心思一動,昨晚天邊那濃淡深淺的晚霞,像燒到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