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有個臭名昭著的魔教——滄海閣。

世人口中的滄海閣修煉禁術,豢養妖獸,燒殺搶掠,為禍人間......反正就是無惡不做,成功以一己之力讓各個仙門談之色變,可惡得牙根癢癢,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但是,魔教邪術確實邪門,當時的仙門百家聯合數次也沒能將魔教鏟除,主要就是......打不過,於是仙門被迫放任滄海閣橫行霸道百餘年,發展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有一段時間,由於滄海閣過於惡名遠揚,連凡間打家劫舍的土匪個個都自稱是滄海閣弟子,怵的倒黴的過路人們紛紛“慷慨解囊,傾囊相贈”。

滄海閣整日尋歡作樂,各大仙門奮起直追,刻苦修煉,就這樣過了很久......正派終於翻身,雖然依舊沒能一舉滅了魔教,但是正邪兩方互相拉鋸多年,最後仙門百家略勝一一籌,重創滄海閣,將他們趕出中原大地,逼致瀛洲。

滄海閣雖然被迫盤踞在此,但還是沒少找仙門的麻煩,並且瀛洲風景優美,滄海閣還頗有閑情意志的建起亭臺樓閣,雕樑畫棟,極盡奢靡。

就這樣又過了很久,滄海閣中生了一場大亂,當時閣主最小的徒弟突然弒師篡位,在滄海閣掀起一陣血雨腥風,隨後吃錯藥一樣,企圖帶領滄海閣改邪歸正金盆洗手,昔日魔教開始“從良”,但仙門長久以來對滄海閣的積怨絕不會因此平息。

滄海閣依然是魔教。

提起它的名字也仍然是:“世間禍害,死不足惜。”

不過那之後滄海閣確實有所收斂,消停了不久。

直到五百年前,某日傍晚,不知道突然從哪裡冒出來無數邪祟妖獸,遍佈各處,肆意妄為的作亂害人,將山河大地掀了個幹淨。

後世稱為——盈妖之變。

此次災禍並沒有傷及遠在瀛洲的滄海閣,並且由於滄海閣悠久歷史中一向擅於馴養妖獸,同妖族也是交往頗深,於是根不正但是正在努力苗紅的滄海閣隔空接了一鼎大黑鍋,眾人認定了這妖禍是滄海閣起的,但找到“源頭”了也沒用,妖獸威力巨大並且數量極為密集,連不少大門派也招架不住,死傷無數。

就這樣各處腥風血雨了兩日......

災難發生的第三天,在四方大地已是血流成河,仙門苦苦支撐不住的緊要關頭,所有妖物突然調轉方向奔向瀛洲,竟全部湧入了滄海閣中......各方大地得以喘息,隨後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滄海閣消失了,連同整個瀛洲也一併消失了,原先的浩然壯闊竟然歸於了一方不過數裡的淺灘,彷彿不曾存在過。

災禍就這樣平息了,一直沒能根除的魔教也同妖禍一起消失了,雖然有些不明不白,但是對於眾人來說,真是喜上加喜,雙喜臨門。

只是那雕樑畫棟,直上雲霄的滄海樓閣,連綿百裡的蒼翠青山碧波,一望無際的瀛洲大地,從此消弭,縱然自詡“滄海”之名,終究也只是天地間的一粟,有風一吹,就消失無蹤。

轉瞬至今,不過才百年之久,曾經惡名響徹各地的滄海閣,再也無人知曉。即使偶爾有幸出現在了某篇閑談話本裡,也只是尋常人家的飯後談資,得一兩句罵聲,再無可說。

少有幾個知道的,認為滄海閣已經湮滅在了世間,剩下的便是連滄海閣的名字都沒聽說過。

它就這麼煙消雲散了五百年,了無音訊。

不湊巧的是,陸驚鴻口中的“閣主師兄”主的剛好就是這消失了百年的滄海閣。

......

四季谷中間空曠的區域此時被陣法分了幾塊,有不少散修正聚成一片,並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商玄臺和南芥跟著也已經走到人群近前,南芥十分自來熟的擠進人群中同各路散修聊了起來,商玄臺卻是獨自一人站在一旁,同聚集的人堆隔開了些微妙的距離。

陸驚鴻的聲音逐漸傳來“二師兄,閣主......”他噠噠的在雪地裡跑著,看見熟悉的身影後這話沒喊完就突然閘住了,有幾個修士正好奇的循著聲音轉頭朝自己看過來......沒來的及喊出來的閣主師兄此時也正對著自己,商玄臺那過於出挑的優越身形哪怕是紮在人堆裡也很是顯眼,更別說單獨站在旁邊,挺拔瘦削比例極佳的男人一襲黑衣站在一小片無人的地方,他的身後是皚皚白雪。

商玄臺臉上戴的面具並沒有挖眼睛的部分,陸驚鴻曾經一度好奇這玩意兒往臉上一捂到底是怎麼看路的,當然他最後也沒能研究出來個所以然,只好歸結於他師兄修為過人,瞎著眼也能翻雲覆雨上天入地。

不過商玄臺瞎不瞎的不知道,反正陸驚鴻不瞎,明亮的大眼睛還水靈靈一閃一閃的,此時雖然看不見他閣主師兄的眼神,哪怕連臉都看不到,陸驚鴻也明白了他閣主師兄的意思。

閉嘴。

閉了嘴的陸驚鴻低著頭跑了幾步,隨後熟絡的挪到了南芥的旁邊。

被陣法符咒分割槽分的空間前,都立了牌子,所有法陣圍繞的正中間立有一塊最為巨大的青石質地石碑,石碑上刻——“仙門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