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

在這份電報裡,發起奠邊府戰役的時間變得模糊了。也就是說,即使1月26日也未必能發起進攻,而要看那時情況又有什麼變化。

在北京,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特別關注來自奠邊府戰場的電報,一接到韋國清的報告,他們立刻轉呈彭德懷批示。彭德懷同意戰場指揮員的意見,中共中央軍委遂於當日複電韋國清,同意推遲對奠邊府的進攻,並提醒韋國清:“不要四面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分割包圍的辦法,一股一股地殲滅敵人。要細心組織火力,切不可把陣地攻堅戰當作運動戰來打。”

時間又過去了兩天,越軍炮群繼續在山路上挪行,不能按時進入陣地。

戰場形勢的變化使韋國清的決心跟著變化,他不再堅持原來的設想,打算變“速戰速決”為“穩紮穩打”。1月24日,韋國清就變更奠邊府作戰計劃致電中共中央軍委:

由於道路地形限制,榴彈炮、高射炮進入陣地極難,第312師全師幫助推拉,六個晚上只前進12公裡,已精疲力竭,尚未全部到達預定射擊陣地,還須翻過兩個很陡的山,始能完全控制機場。但恐時間再長,敵人還可能增加,部隊體力不支,不擬再推而在現地構築陣地,榴彈炮可控制一部分地區,並直接打到奠邊府北之兩個據點。

韋國清認為,以越軍現有的力量和部署,即使能夠在夜間以部分兵力突入法軍縱深,也沒有把握消滅德卡斯特裡的指揮部。同一份電報說:

由於敵兵力較前增加,外圍工事加強,而我炮兵又未能全部進入預定陣地,部隊一夜突入縱深較困難,消滅敵指揮所與炮兵無甚把握;或突入縱深後,傷亡過大,不能消滅敵機動部隊,中途退出,對繼續戰鬥,甚為不利。故需改變速戰速決之打法,而採取穩紮穩打:第一晚消滅兩個營的據點,第二晚再消滅一兩個營,消滅一個據點算一個據點,但攻則必殲,以後再視情況而定。如敵不增加,而戰鬥又順利,則堅決全殲奠邊府守敵;如敵自空中繼續增援,造成新的困難對我作戰不利時,則我不打奠邊府,另選其他地區作戰。以上打法,較有把握。

發出電報後要等中共中央軍委回電,改變奠邊府作戰方案事關重大,韋國清還沒有向武元甲說起。

實際上,在上面這個電報中,“不打奠邊府,另選其他地區作戰”一句,包含了更深刻寬廣的戰役選擇。韋國清和梅嘉生商議,不馬上對奠邊府發起進攻,奠邊府前線一時無戰機,可從奠邊府抽出一個師,按原先制訂的西北戰役方案,向上寮發起進攻,相機佔領琅勃拉邦,進一步分散印度支那法軍的戰略機動兵力;第316師留在奠邊府繼續鉗制奠邊府法軍,使之不出盆地周邊;在奠邊府前線的第312師主要任務是保護大炮和炮兵陣地,由他們再吃一回苦,把重炮拉回出發地,再進一步修建道路,為重炮重新進入陣地創造條件。這樣做,越軍在兵力上仍對奠邊府法軍保持明顯優勢,減少一個師風險並不大。

發出給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後,韋國清和武元甲商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1]

[1]1993年1月28日,作者在北京訪問王振華時提及此事。

武元甲徹夜不眠,決定改變戰法

此時,武元甲的思考更加深入細致了。

1954年1月23日下午,負責掌握拉炮進度的越軍總軍委特派員、保衛局副局長範傑向武元甲電話報告:“我軍火炮均安放在野戰陣地上,地形空曠,如遭敵炮反擊或空軍轟炸,難免遭受損失。而且,部分火炮尚未進入陣地。請考慮。”武元甲後來曾說,敵情的變化和範傑的彙報促使他反複考慮……範傑副局長是越軍高階軍官中第一個向武元甲提出按原計劃向奠邊府發起進攻有困難的人,他的看法使武元甲更感到不能冒險按既定方案作戰。

1月24日,越軍一名戰士被俘,由此判斷法軍會掌握越軍發動攻擊的具體時間。武元甲決定把發動攻擊的時間再推遲24小時。

此後,武元甲對進攻時間反複思考,幾乎兩個晚上徹夜未眠。起先他就不主張急攻奠邊府之敵,現在更感覺不能快打,快打容易出險。但是要進攻部隊馬上剎車,撤回出發陣地,特別是第312師拉炮已經整整一週,現在要他們再把大炮拉回去,光是這種心理調整談何容易!

改變作戰計劃的命令要由武元甲來簽署。晚年武元甲回憶說,在奠邊府前線下令進攻部隊撤回陣地,命令第308師西進上寮,是他作出的最艱難的決定,為此他徹夜未眠。

越軍上校裴信戰後回憶說:

武元甲將軍後來告訴我,他在1月24日晚上徹夜未眠,不停地判斷奠邊府戰局,不斷地問自己:“要是打的話,能不能打贏?”

武元甲將軍說,他主要面臨三個問題。

一是戰役規模擴大了,和那産相比,奠邊府戰場大了許多倍。我們能不能拿下奠邊府?因為我們的部隊從來沒有在這麼大的戰場上進行過戰役。

二是對於自身的問題。以前,越軍一次只動用一個師加兩個團投入戰役前線,現在,我們投入了五個師,我們具備這樣的組織能力嗎?

三是戰役持續時間的問題。以前,一個戰鬥通常只持續12小時,傍晚發起進攻,黎明結束戰鬥。我們這回能不能在白天繼續戰鬥?

武元甲得出結論,現在貿然投入戰鬥是危險的。他反複掂量行前胡志明的叮囑:“我已經授予你戰場全權。如果發起進攻,必須勝利;如若不能,就不要貿然進攻。”[1]

1月25日,武元甲又整整思考了一天。

想來想去,武元甲有了新的想法,於1月26日黎明要通訊員喚來了黃明芳。

黃明芳走進武元甲的指揮部,只見總司令坐在竹皮桌旁凝視著攤開的地圖,頭上粘滿艾灸。黃明芳吃驚地問:“頭痛吧,怎麼粘了這麼多艾灸?”

武元甲回答:“過去11天我反複考慮,昨晚整夜失眠。今天下午就要發起攻擊,但制勝因素尚未完全掌握。你去請韋同志來,我有急事同他商量。”

[1]hopson,dien 101nove.a ot,pub1nove.,1994.p.53.

武元甲和韋國清取得一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