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算是本地人吧。”趙寶萱想了想:“我們家是曾爺爺那一輩才搬來漁城。”

趙家祖上在京城做過宮裡的廚師,後來戰亂就逃了出來,拖家帶口的往南邊跑,不論走到哪兒都以開飯館酒樓為生,每代傳人都能獨立做出滿漢全席,在上流社會頗受歡迎。

後來時代變遷,不允許私人開飯店,趙家的御膳手藝在民間消失了一陣子,再到後來,又允許老百姓自謀職業,趙寶萱的爺爺雄心未泯,讓趙青山從單位辭了職,爺倆一起利用自家的住房在一樓臨街的優勢開了個小飯館,趙家的廚藝這才重現江湖。

嚴格算起來,他們家在漁城的居住年限,是從她爸爸在漁城上班才開始的。

“在一個地方住十年以上就算當地人了!”郭小七總結道,繼而又問:“張總呢?你是哪裡人?”

說到底,郭小七對一眼就能看出不是本地人氣質的張無為更好奇一些。

但是有些話不能直來直去的問,這是師傅教的,要從你感興趣的人身邊開始打聽,找到共同點再慢慢確定範圍,耐心的從中找一些對自己有利的地方。

張無為道:“像你說的,在一個地方生活超過十年就算本地人的話,那我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生活超過五年的,或許我只能算地球人。”

“哈哈!”小七到底年輕,還沒學會老練沉穩,在張無為面前不過問答了三言兩語就忘了偽裝。

“到處奔波是難免的,那就看祖籍嘍,像我出生在縉村,以後也是走南闖北的,在同一個地方想要連續生活超過五年還做不到呢,不過我父親在這裡,我祖先埋在這裡,我的根在這裡,別人要問我是哪裡人,我還是說我是縉村人!”

少年人活潑開朗的本性流露,哪怕對方只是一個陌生人,只要合了眼緣對了胃口,什麼話都可以跟對方聊,連心都可以交。

這讓在場的兩個女孩子覺得很不習慣。

趙寶萱其實不太喜歡男孩子聒噪,但是她喜歡女孩子嘰嘰喳喳,因為她不太善於猜測別人的心事,總要別人把話都說得很明白才能懂。<an。

她扭臉看看牛十一,心想,這個女孩子要是也能像郭小七這麼多話,她就有事做了。

可惜呀!

牛十一原本被郭小七給懟得來了脾氣早就想發火的,礙著客人的面子,就忍了。

這會兒看著郭小七口無遮攔的,生怕他哪句話就說出不該說的——師傅教的本事都屬於秘而不宣的東西,沒有交代過就不能說出去,氣的她怒從心頭起,橫眉豎目的低吼了一聲:“就你知道的多!還不把你的鍋蓋子給蓋上!”

郭小七冷不防被牛十一叫了外號,又羞又惱,臉皮立即漲的通紅:“要蓋也是師傅蓋,你管不著!”

他們拜師學藝,進了師門就領了規矩:自己的師傅永遠是擺在第一位,自己學好自己的本事,不去管同門師兄弟的水平如何,更不能管其他師傅帶出來的師兄弟水平如何,如果自己要想對別人指手畫腳,得把對方的師傅打敗了再說。

牛十一果然被懟的啞口無言,眼睛瞪得像銅鈴,看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趙寶萱倒是對牛十一佩服起來,換做是她一定就給氣哭了,起碼三年都不理郭小七。

哎,同個村子,低頭不見抬頭見,村裡還有那麼多長輩,有脾氣不能發作,還得做出一副手足有愛和睦相處的樣子。

她忍不住就對憨厚耿直的牛十一心生同情。

眼看著帶路的這兩個人吵起來,從禮貌上來講,他們作為客人的當然就不能再順著這個話題問下去。

張無為沒有覺得有什麼可尷尬的,繼續問道:“是啊,有媽媽的地方,就是祖籍。”

郭小七的心情顯然沒有被牛十一的態度影響,他對張無為的話很感興趣:“我們這裡論祖籍是跟著祖父的,我還是頭次聽說祖籍能跟著母親的。”

張無為是跟著賽文出去旅遊的時候,才學到的這些跟氏族社會有關的倫理知識。

跟著父親姓,只代表他是這個父親的孩子。

追根溯源的話,源頭都在母親那裡。

不管社會如何變遷,文明如何進化,根系都深植於地下。

張無為道:“就像一棵蘋果樹,不管在哪根枝條上結了果子,果子的根永遠都在這棵樹上。”

樹的營養全都來自於地下,俗話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不論果樹的種子將來在哪裡紮根生長,它最早形成的地點就決定了它的基因。

所有的尋根,都是尋找母親。

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真正的尋根並不是為了認祖歸宗,而是為了尋找最適合自己生命在最初得以生長的土地。

郭小七咧嘴笑:“是那麼回事!”

牛十一無法阻止郭小七的說話,只能起鼓鼓的加快的腳步走在前面,很快就跟他們拉出了七八步的距離。

趙寶萱很想跟上去,奈何她的手被抓住了,想甩,甩了好幾下也沒甩開,還被張無為用眼神問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