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文的要求看起來很隨意,實際上很挑剔:“你帶我們去吃漁城特色菜,要去小街小巷,很古老的,街坊鄰居都愛去吃的但又不是很多外地人慕名而來的那種老店,你有熟悉的嗎?”

趙寶萱轉了轉眼珠子答道:“有。”

除了玉廚館,漁城還真有一家老店能滿足賽文的所有要求。

舌尖上的這裡那裡紅遍全國之後,漁城的很多路邊小店宵夜攤成了網紅打卡店,在急功近利的心態驅使下,漁城冒出了更多的“正宗某店”、“百年老店”、“某記傳人店”等等,味道相似,讓不是吃貨的外地人真偽莫辨,而真正的吃貨若是沒時間尋訪老店,對漁城的印象也就大打折扣。

趙青山就算是難得的堅守自己家傳菜式的人,玉廚館的如一品質才得以慢慢在吃貨中傳出口碑。

不過她不願意帶人上自家飯館去吃飯,王翠鬱只要見到趙寶萱身邊是個男的就要仔細盤問一番,像賽文這種自來熟的,她連玉廚館所在的復古街都不能帶他們去。

想了想,趙寶萱給司機指了自己小時候住的那條老巷:“去西道口,劉鐵哥河魚店。”

她愛吃魚,又不喜歡挑刺,只有劉鐵哥家的魚片合她的心意。

至於小菜麼,只要鐵哥河魚店沒換老闆,劉家父子誰掌勺都一樣好吃。

就是店裡不知道裝了空調沒有,如果還是幾十年的吊扇,等下就不能點辣椒蒸黃骨魚了,水煮活魚也不能點,湯都是辣的。

點清淡的又不能代表漁城特色。

車子已經拐上了單行道,現在改地方好像太遲了。

賽文流口水:“聽名字就覺得很地道,這家店就是河魚很出名,是吧?他們都有什麼做法?”

趙寶萱如數家珍:“豉汁蒜蓉蒸魚嘴,魚蓉羹,水煮魚片,水煮活魚,清蒸河鮮,辣椒黃骨魚,啤酒魚,還有乾燒鯽魚紅燒鯉魚,最厲害的是香煎魚腩,外焦裡嫩還不帶碎的。”

她也說到流口水了。

雖說吃活魚講究一個鮮字,可是漁城人就愛吃有滋有味的。

賽文驚歎:“這麼厲害!”

趙寶萱得意,有身為漁城人的自豪:“老闆手很巧,你能說出來的魚的做法,只要有菜譜,他就能給你做出來。”

劉家活魚店能開這麼久,才不是那些黑粉說的在調料裡放什麼殼殼讓顧客回頭吃了又吃,人家掌勺的就是手藝好,還細心,街坊鄰居誰愛吃什麼口味的吃一次老闆就記住了,再來就按您喜歡的口味做,誰不喜歡這種被人敬為上賓的感覺啊?

她特別喜歡這種被尊重的感覺。

賽文意味深長:“寶萱,聽你這麼一說,我都想在漁城定居了。”

趙寶萱不傻,她沒忘記賽文剛見到她時的舉動,還有說她不遠嫁的話。

對剛認識幾個小時的人來說,哪怕以後是同事,現在也是交淺言深啊!

她還沒自立呢,找物件的事,那是未來的事情。

還有,她不想找張師叔和張師叔的朋友圈,那跟活在親媽眼皮子底下沒兩樣。

歷史如果一開始不建立,就沒有以後。

於是,趙寶萱生硬的轉移了話題:“說也奇怪,漁城人說話快,喜歡吃香的喝辣的,偏偏生活節奏慢,你們在別的城市見過這種截然相反的樣子嗎?”

賽文想了想:“有,泰國就是。他們的飲食,哇,酸得讓人流淚,辣得又讓人冒火,可是他們永遠都是輕聲細語,吵架都像是在商量事情,真是歎為觀止啊。”

張無為道:“能吃辣的,就一定會暴脾氣,你沒見到而已。”

賽文對張無為的套路太熟悉了,順勢問道:“寶萱,你會吃辣嗎?”

趙寶萱的笑容倏地收起,很想磨牙,忍住了:“不怎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