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子不語(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翰軒端著杯子的手,驀地一抖,滾燙的茶水灑到手上也是渾然不覺。
蘭安眼皮抽動,心跳猛地加速:“子不語?!”
大啟朝有條不成文的潛規則,何地若有妖孽作祟、屠戮人命,那就說明當地官員德行有虧,才會招來邪崇為禍人間。
出事的州府若無力解決,需及時上報刑部。刑部會在第一時間視事件緊急與惡劣程度,交由專門處理此類事件的三大機構其中之一。
天策府成員最多、規模最為龐大,被朝廷派往各州府鄉縣的頻率也最高。但說到戰力,天策府略遜玄京寺。
玄京寺並非寺廟,其前身玄京署,乃大啟朝特為大案、要案所設的官署。二十一年前,天啟帝繼位,次年長公主接管該署,招攬能人異士、修士武夫,更名玄京寺。
這位長公主不僅長得傾國傾城,更是能力卓絕、手腕了得。據說,長公主與一位隱士相交甚密,在那位隱士的指點下,長公主制定了邪崇禍亂的等級制度。
簡單來說,就是以死亡人數與作崇的妖邪品級,為衡量標準,對事件進行定級。
死亡人數少於十人,為九等。五十人以下,八等...依此類推。
只有死亡人數超三百,五等以上的大事件,才會出動玄京寺的捕妖師。
而三大特殊機構中,最不為人所知的,就是[子不語]。
京都百姓,乃至朝中命官,都不知道[子不語]的官署位於何處,更別提其內部架構如何。
謀士蘭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學甚雜,門門皆有涉獵。對大啟朝的奇聞逸事如數家珍,便是鮮為人知的秘辛,他也略知一二。
但關於這個大啟朝最為神秘的機構,卻只聽說過一些無法印證的恐怖傳言。
子不語的成員,叫做祭者。而祭者分為兩類,一為怪力、二為亂神。
十八年前,袞州大旱、赤地千里,餓殍遍野。死亡三十多萬人口,無數百姓徒步遷徙,又有十餘萬人死於途中。
朝廷派軍隊護送糧草前往救濟,進入袞州境內不久,便死傷殆盡。原是亡者冤魂不散,怨氣積重,化作魃,絞殺了那支數百人的軍隊。
子不語祭者出手,斬殺了那數十萬冤魂凝聚而成的兇魃。之後不久,原袞州巡撫與治下各地知府,及家眷共計三百多人,在一日內被殺盡。
七年前,楚州連下七日暴雨,雲夢大澤水患,三百多戶百姓一夜之間被大水淹沒,又有千戶百姓流離失所。玄京寺卿,暨長公主,命十名捕妖師前往。後查明,乃澤中大妖黑蛟,行雲化龍所致。
玄京寺一眾捕妖師苦戰之後,重創黑蛟。奈何那妖已化出龍鱗,遁雲而逃。
但在次日,楚州九宮山,雷霆不斷、天空如裂。周遭不少百姓親眼見到,雷霆萬均之中,兩名黑袍人將一條黑金相間的蛟龍,轟作齏粉。
緊接著,楚州前節度使,以及都知、兵馬使、虞候等十七人,也在一日之內人間蒸發。
坊間傳聞,兩地官員都是遭到了子不語的清算。至於其中原由,肯定與兩地發生的天災妖禍有關。
這兩起震驚朝野的大事件,為子不語的祭者,奠定了兇名。
最令人細思及恐的是,朝中對袞州與楚州莫名被殺、被失蹤的官員,並未給出任何態度。
官場中人心底皆有一個認知,只要子不語的祭者找上門來,自己就算是活到頭了。
總之,比起監查百官,既是大啟皇帝耳目、亦是聖人手中刀的燕翎衛,當官的更怕祭者。
畢竟,燕翎衛就算拿到真憑實據,要將你秘密處決,那也是真刀真槍殺來。而祭者,天知道這些恐怖的存在,會使出何等手段!
陳翰軒只覺腳底一涼,一股寒意瞬間籠罩全身,整個人如墜冰窖。
呆滯了足有五息,才“嘶”的一聲輕呼。
顧不上去檢視被茶水燙紅了一片的右手,這位知府大人有些慌亂地看向最信任的謀士蘭安。
蘭安強自鎮定,深吸一氣道:“興叔,請兩位客人到中堂稍候,大人這便更衣。”
老僕應聲,踩著小碎步離去。
“吾命休矣,吾命休矣啊!”
剛才還在為自己算無遺策感到沾沾自喜的陳翰軒,此時面色已是蒼白如紙。
正值盛年,若如願調入京都,他自信定能大展拳腳,有一番作為。何曾想到,竟會遭逢這等噩耗。
若真憑白無故死了,他怎能甘心?
“大人莫驚,依我看,兩位祭者此番造訪,應...應無大事。”蘭安遞了個眼色,申屠耳廓微動,隨後搖了搖頭。
“大人在任期間,白帝城風調雨順,並無天災人禍。三聖廟邪書生使妖法作祟一案,雖令十八名幼童慘死,還禍害了十幾條人命,但這並非大人之過。”
“月前,東城藥商十餘人於東山縣遭遇巨型蜘蛛一事,也未曾有實證。況且,那東山縣也不在白帝城管轄之內,更與大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