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我不知道,但司馬仲肯定不是一個玩大興貨的人,而且白無常的帽子在詭物行當里名氣確實極大,有機會試試它的能量,我是真挺期待的。”

而白無常的帽子確實起到了作用。自從它進入吳敏的小屋之後一切風平浪靜,再也沒有發生過詭異的狀況,看來“陰陽對”這種手段確實是經驗之談。

不過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我對於古董器物也開始感興趣了,覺得這些工藝精巧的手工藝品歷經千百年之久卻能完整的儲存下來,這是何等的幸運,即便成了詭物,也是有莫大福祉的。

於是沒事就和吳敏聊聊古董的事情,這期間我也小試牛刀買了幾塊古玉,結果到手賣賣還賺了點小錢,這更加勾起了我對於古董收藏的興趣,冬去春來,95年春天我吳敏帶我參加了一場古董的拍賣會。

他看上的是一對羊脂玉瓶,大約三十厘米高。通體寶瓶狀,器形流暢,玉色溫潤,一看就是上等的物件,但在一堆拍賣器物中最吸引我眼光的並非這對瓶子,而是一口青花瓷罐,圖冊裡這口瓷罐的形狀和我在司馬仲家裡看到的器物一模一樣,於是我打電話給寧陵生、王殿臣,他們得到訊息後也趕到拍賣現場。

經過分辨,我們三人一致確定這口青花瓷罐就是司馬仲家裡見到的那尊,起價十五萬。

十幾年後青花瓷最高的拍賣紀錄是08年某大型拍賣公司創下的,一個不到半米的瓷瓶以兩千五百萬的價格成交,而當時這個瓦罐無論是從器形還是體積看都遠遠超過瓷瓶。而且做工也屬於上乘,價值應該遠在瓷瓶之上,雖然95年的票面價值高於08年,但十五萬的價位在當時看也是非常便宜的。

在場的藏家不乏財雄勢厚且有眼光之人,所以瓦罐前圍了最多人,幾乎每個人都對瓦罐表現出了競價購買的意願。

吳敏嘆了口氣道:“這賣罐子的是個棒槌,他不知道自己手上握著重寶啊。”他頗為遺憾的連連搖頭。

“也沒必要為別人喊冤叫屈,我看這口罐子之所以賣的便宜肯定是有原因的,賣家不是傻瓜,說不定就是司馬仲。”王殿臣道。

“沒那麼巧吧?”吳敏看了看身周沒有外人才小聲問道。

話音剛落就見一名六十多歲的老者,嘴裡含著一把石楠根做成的彎式菸斗,老人穿著一身白色的絲綢裝,滿頭銀髮,神態儒雅。和撅著屁股圍著站臺看瓦罐的人保持大約三米左右的距離,似乎也在看這口瓦罐。

隨後他似乎是連連搖頭,接著點燃了鬥缽裡的菸絲,隨著一股青煙嫋嫋而起,我聞到了一股奇異的香味。

香味更接近於香料而非菸草特有的氣味,事實上這老人也沒有抽菸,只是叼著嘴裡的菸斗,整個人彷彿入定了一般。

吳敏仔細聞了聞臉上浮現出一絲不解的神情道:“不會吧,難道是他?”

“吳總認識這老頭?”

“這人我曾經聽說過,是古董收藏界裡首屈一指的前輩高人,他從七十年代就開始做文物收藏這一行,如今手上價值連城的寶貝多的數不清,不過這人肺不好,有老中醫給他開了個奇怪的方子,用特殊香料燻肺治療。所以這人經常點個菸斗,但裝的不是菸草,而是治療肺病的香料,你聞那位肯定不是香菸氣味,而且這種地方有煙氣的,如果是一般人,能在這種地方點明火?”吳敏道。

我對老頭什麼身份並不感興趣,我感興趣的是他手上到底有哪些價值連城的寶貝,我也只能是在心裡好奇一下,因為不可能過去問他,很快拍賣行的工作人員拿著一本畫冊走到他面前,小聲說了幾句話,似乎是要介紹這次拍賣的物件,老頭卻從嘴上摘下了菸斗擺了擺手。接著用菸嘴指了指玻璃展臺中的青花瓷罐,那意思是:我啥都不要,就相中這東西了。斤休聖劃。

老人這一舉動被旁邊一個西裝革履的胖子看見了,他嘿嘿笑道:“真沒想到聞老也來了,就這點東西能入您老的法眼?”

吳敏小聲對我們道:“果然是聞敬天,這可是尊大神。”

胖子說過這句話之後立刻將周圍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本來還算是安靜的大廳裡頓時嗡嗡聲一片,很多藏友忙不迭的從大廳各個角落圍了過來,有人大聲道:“聞老,您手上這種青花瓷罐多了去吧?這也值得您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