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自主研發首款小型交換機 BH03,邁出技術自研第一步。

1993年:推出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打破國際壟斷,奠定通訊裝置基礎。

1997年:進入國際市場,在獨聯體成立合資公司,開啟全球化征程。

2004年:成立海思半導體,開啟晶片自主研發之路。

2005年:成為英國電信(BT)供應商,標誌歐洲市場突破。

2009年:首次入選《財富》世界 500 強(第 350 位),海外收入佔比達75%。

2011年:終端業務從B端轉向C端,推出 ASCend 系列智慧手機。

2014年:海思麒麟910晶片釋出,華興手機躋身全球前三。

2014年:華興旗艦手機是第一款能站穩在3000元以上價位的國產智慧手機。

2015年:智慧手機出貨量超1億臺,中國市場份額第一。

2019年:釋出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應對美國 “實體清單” 制裁。

2019年:被制裁後成立華興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BU,該部門聚焦於將華興的 ICT 技術優勢延伸至汽車產業,提供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電動等核心零部件及解決方案,並透過 “零部件供應”“HI 模式”“智選車” 三種合作模式與車企深度協同,推動汽車智慧化轉型。

2020年:開啟自研ERP和資料庫應對美國製裁。

2020年:出售榮耀品牌以聚焦核心業務,加速供應鏈國產化。

2021年:華興和賽力斯合作推出首款車型問界M5,標誌鴻蒙智行正式進入汽車領域。

2022 年:全球有效授權專利超 12 萬件,位列中國企業第一。

2023 年:釋出 5.5G 解決方案,推出超高階品牌 “非凡大師”。

2023 年:釋出問界 M9,搭載華興 ADS 3.0 高階智駕系統,實現城市 NCA 領航功能,首月訂單破 3 萬。

2024 年:5GA 全系列解決方案商用,攜手全球運營商部署萬兆光網。原生鴻蒙系統(HarmOnyOS NEXT)釋出,生態裝置突破 10 億臺。Mate70系列晶片 100% 國產化,標誌供應鏈獨立。

2024 年:全年銷售收入超 8600 億元人民幣,重回美國製裁前水平(僅次於 2020 年的 8914 億元),同比增速超 22%,利潤819億人民幣。

2024年:累計交付汽車超43萬輛,連續8個月蟬聯中國汽車品牌成交均價TOP1,覆蓋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品牌。車BU業務首次實現全年盈利,扭轉前兩年合計虧損超 130 億元的局面。

他提出“狼性文化”讓團隊在通訊紅海中廝殺突圍,卻把又99%股權分給員工。

他眼光超前,早在2001年就撰寫《華興的冬天》,要求全員備戰危機。又早在2004年便成立了海思半導體,自研晶片。

要知道海思子公司一直以來都是虧損狀態,華興的內部員工包括部分領導都頗有怨言。(只要海思存在每一年,華興整個公司的利潤就會少上一些,所有內部員工的虛擬股票分紅也會少一些。)

他每年都堅持投入15%的利潤搞研發,從未間斷。無論是專利數量還是專利質量在國內都是第一的存在。華興公司後期還直接參與了5G標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