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媒體開放日,國內廳是悽悽慘慘,無人問津。第二天上午依然如故,還是白板,一直到了下午,突然之間就湧來一大批的記者,他們在進口汽車展廳已經拍夠了素材,現在要到國內展廳拍反面素材了。

九十年代,北京和上嗨的國際車展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國外汽車巨頭的新款車型,不會選擇在中國發布,頂級豪華汽車,也不會在中國發布,這與後世,所有的名車豪車紮堆似的在中國發布完全是兩種境況。因為後世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但此時不是,所以所有的國際汽車巨頭都不太重視,屬於例行公事性質的參展。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還有國外媒體來釆訪報導呢?每次都是老款車型,每次都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沒有新意,會有哪家汽車專業雜志沒事幹來報道呢?很顯然沒有。所以來的這些國外媒體,都是帶有政治目的來的,說白了,就是對中國進行反面宣傳的。

在國外媒體之外,還有一部分政府媒體和黨報期刋。他們不得不來,僅管中國汽車工業確實弱小,但他們也要妙筆生花,說成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某某合資品牌汽車,國産化率達到了百分之多少。

也還有一部分專業汽車雜志來了,他們是例行公事,如果國産汽車什麼都不報導,那肯定是不行的。至於國産汽車優秀還是垃圾,那他們不會說,由讀者自己去評論。其他的媒體則不會來了,因為他們羞於報道,這不是很光榮的事。這就是此時國産汽車悽慘境況的真實寫照,怎是悽慘兩字可以形容的。

當然,有了唐朝汽車公司,中國的汽車工業技術水平則完全不同了,從墊底一躍而成為世界領先,而且每一個中國人和國內媒體都可以很自豪的這麼說。

……

記者們一進上嗨會展中心的檢票大門,就發現了不同,在上嗨會展中心的廣場上又加建了一個小型展廳,上面有碩大的唐朝汽車字樣,除此之外就再無其它汽車品牌的標誌了,非常的風騷。顯然那是唐朝汽車公司的單獨展廳,或者唐朝汽車是後面插隊進來的汽車公司。

記者們很好奇,會展主廳都暫時不去了,倒先奔著那個小型展廳去了。

“歡迎光臨唐朝汽車展廳”當記者們走到展廳大門口的時候,門口兩排迎賓都恭敬地向前來的記者行禮歡迎道。

這些虛禮雖然很拉風,但沒有哪一個記者會在意。他們腳步未停,直接往裡面走去。

進門是一堵呈圓弧形的牆,類似於玄關,由一種不知名的金屬裝飾板裝扮而成,銀光閃閃,很有未來風的科技感。

關鍵不是牆,而是牆上的金色字型。上面是唐朝汽車四個大字型,下面卻寫著一行小字型:長勝投資集團旗下優質品牌。

唐朝汽車沒幾個人聽說過,可是長勝投資集團,在場的每一位記者都如雷貫耳。他們每種産品下包裝上面都是這句近似驕傲的話。難道長勝投資集團已經進入重工業領域了嗎?那麼他們還能不能再創傳奇呢?每一個記者的心裡都如是想道。

雖然這句宣傳語,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意思。但是不得不說,他們有驕傲的資本,他們的産品,電子科技産品做到了領先世界二十年,無人能模仿。普通産品,別人也不能模仿,能模仿的會虧本,有錢賺的,模仿不了。可以說,他們是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記者們是懷著好奇又疑慮的矛盾心情走入了展廳。一進展廳他們就驚呆了,展廳裡不是他們想象中的稀疏的幾款車,而是滿滿都是車,各式各樣的車,同款,又有各種顏色的車,難怪他們要建一個單獨的展廳。

每一款車都有如藝術品一樣,靜靜地躺在那裡,期待他們參觀拍照。這些車型的外觀設計水準與當今的汽車完全迥異,好象是未來才該有的汽車一樣,至少領先了其它汽車品牌一代到兩代以上。

還有油漆工藝,每輛車都亮光閃閃,頂尖的金屬質感,也不是現在的汽車能比的。還有車燈,輪轂,輪胎……

等等,那是什麼輪胎,怎麼都有一圈圓孔。應該是一種無內膽免充氣輪胎,這雖然只是一種創意性發明,但非常實用,沒充氣就不會有爆胎的風險,這事誰都知道的。

還有那種車前燈,也與眾不同,非常的小巧,但肯定不簡單,又是一種不知名的科技。

鋁合金輪轂倒不稀奇,歐美一些頂級豪車品牌也釆用了,不過樣式不夠唐朝汽車的美觀,顯得比較呆板。而唐朝汽車公司的鋁合金輪轂每一款都是那麼的精美,有一種霸道的張力,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