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青又打了一個電話給長勝精工的吳愛國,等電話通了,不待吳愛國說話,沈丹青就對他說道:“吳總,等喇叭材料到齊,你們就開始製造電視吧!暫時製造一千臺,先投放nb商貿有限公司的門店打廣告。等社會反響強烈了,再大量製造。你明白嗎?”

“噯!老闆你放心,我知道怎麼做了。”吳愛國回答他道。

“嗯!就這樣。”只講了幾句,沈丹青就掛了電話。他是個直爽子,說話做事不喜歡拖泥帶水,屬下的人也習慣了。

從現在開始,事情就多起來了。為了協調好節奏,汽車底盤設計明天就要正式開始了。沈丹青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發現快下班了,就馬上拿起電話又打給機械技術研究院的郭東。

電話響了幾下就接通了。話筒裡傳來了郭東的聲音:“老闆,我是郭東。”

沈丹青語氣沉穩地對他說道:“郭院長,向你通知一下,明天上午開汽車底盤設計研討會,到時我會準時到場的。”

“噯!我知道了,我會把你的命令傳達下去的。”郭東很穩重地回答他道。

“嗯!那好!就這麼件事。再見!”沈丹青很難得地說了一句再見之後才掛了電話。

馬上要拍電影了,可汽車道具還沒有影子,因此沈丹青急著要設計汽車底盤了。

汽車底盤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集合。它上面有轉向系統,傳動系統,剎車系統,減震系統,以及一些電子輔助安全技術,還有油箱的佈置等等。

它涉及到很多學科的技術,一般的汽車公司都沒有能力研製底盤,不是照抄別人的,就是引進別人的技術。一款成熟的底盤不是短時間就能研製成功的,需要經過幾年時間大量的實驗。

但正因為如此,沈丹青才要現在開始就研製。他現在又不是要造車,只是造個汽車模型。所以能容忍新底盤的許多缺點。以後經過路試改進路試改進,底盤自然而然的就成熟了。

而且即使正式造汽車,開始幾年他也不會驀然地投放市場。而是會在自己公司內部先用幾年再說。到時他有的是辦法,內部消化大量的汽車。等經過幾年的磨合,再投向市場,就是一款相當成熟的車型了。

豪華車更要注重質量,一丁點的缺點,就可能讓自己的品牌計劃夭折。這也是為什麼國內造不了豪車的原因,沒有一款成熟的動力和底盤,誰敢造豪車啊!

第二天早上,沈丹青沒有去公司而是去了長勝精工。當沈丹青到達會議室的時候,會議室裡已經有許多人在等他了。

“老闆”會議室的工程師看到沈丹青走進會議室就紛紛站起來向他問候道。

沈丹青笑呵呵地高舉雙手向下壓,並開口說道:“大家坐,大家坐。”然後他就快步走上了主席臺就座。

待大家坐好,沈丹青就開始發言道:“今天這個會,是汽車底盤設計研討會。外觀設計組的同志,已經畫出了大體的草圖,因此汽車外型的基本資料已經確定了。”

沈丹青講到這裡就從兜裡掏出一張紙,看了一眼才接著說道:“大家拿筆記一下,整車長度是5212毫米,寬度是1902毫米,軸距是3210毫米,高度是1478亳米。

當然後面那個高度資料,你們暫時不用理會,這與汽車底盤設計沒有多大的關系。

既然車型資料出來了,那麼我們的底盤設計也可以開始了。底盤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集合體,它的零部件佔汽車的比重最多,是典型的木桶理論高發地。因此短時間內想造一款成熟的底盤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現在不是造車,而是造汽車道具。

說是道具,但是也要能夠正常行駛,基本構造與正常汽車一模一樣。只不過質量要求不會那麼嚴格,只要汽車行駛十分鐘以上不趴窩就算你們合格

但是……”沈丹青講到這裡,特意拖長了語音,才接著說道:“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這款底盤也是我們以後正式車型唐朝a6的底盤原型,因此你們也要認真細致地設計好每一個部件。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變革,我們不能用老眼光來研究新事物。所以,現在其它汽車公司的底盤都已經不符合我的要求了。

我將汽車底盤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乘用車底盤,一種是其它車型底盤。我為什麼這麼分呢?因為乘用車載重差距變化不大,以我們這款唐朝a6底盤為例:它最多隻能坐五個人,它載滿人和不載人的差距不大。以大貨車為例:它空載和滿載相差幾十噸。所以根據這兩種情況,我設定了兩種底盤,或者說是兩項減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