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影象區域性增強技術
章節報錯
沈丹青推開會議室的門走了進去,只見洪濤正站在臺上在一塊臨時擺置的黑板上畫來畫去。
“哇!大家正在開技術研討會呀!”
沈丹青爽朗地大聲說道。
沈丹青的大嗓門立刻驚動了全場的人,包括臺上的洪濤。沈丹青是這裡的常客,大家都認識他。因此他們幾乎異口同聲的向他問好:“老闆”。
一百多個人齊聲喊他,聲音很宏亮,令沈丹青非常巴適。他滿臉笑意地向大家說:“大家繼續開會,我來當旁聽者。”
“老闆,我們正在討論彩色顯示控制晶片的系統架構。你來得正好,請給我們把把關。”臺上的洪濤對沈丹青說道。
“具體的技術細節我不懂,但是這款晶片的主體架構,我還是可以提點意見的。”沈丹青沒有謙虛,他這次來的目的,也是為系統架構而來。
“老闆,你請說,讓我們大家都聽聽你寶貴的意見。”洪濤知道老闆不懂技術,但他往往能提出一些綱領性的意見和思路。這一點在很多重要的科技研發上都有體現,因此他才這樣說道。
沈丹青沒有廢話,他直接走到主席臺上,拿起一支粉筆開始說道:“要想達到滿意的影象顯示效果,一塊晶片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其實我們還要有一塊晶片,叫做圖形協處理晶片。”說到這裡他就用粉筆寫上了“圖形協處理晶片”幾個字。然後才接著說道:“因此你們在設計彩色顯示控制晶片的時候要注意這點,要留下介面。圖形協處理晶片是可以換代升級的,也就是說它是可換的。而彩色顯示控制晶片是和顯示屏固定在一起的,不需要升級換代。只有螢幕顯示技術升級,它才跟著升級。
未來的顯示技術升級方向有兩個,一個就是向更細膩度發展。以我們現在的技術來看,這個發展方向的潛力已經不大,但我現在也不能完全肯定。畢竟未來的技術,到底能達到什麼程度?現在我們誰都不清楚。
第二個技術發展方向就是:3d圖形顯示技術。其他公司都是透過圖形協處理器來顯示3d圖形,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顏色的明暗表現。來達到3d影象的效果。這種方法也不能說不對,人的眼睛是可以欺騙的。只要達到了使人的眼睛看到的是立體圖形,就是好方法。但我想在顯示屏技術上也進行改進。具體方法就是在現有的發光二極體的後面再加一層發光二極體。這一層的發光二極體,只顯示前面圖形的陰影虛影,這樣我們就能夠達到更加滿意的3d影象顯示效果。
因此你們在設計彩色顯示控制晶片的時候,要注意到這個關鍵因素。
既然有單獨的圖形協處理晶片負責彩色效果,那麼我們要設計的這款晶片就只要顯示簡單的黑白影象效果或單一的三原色效果就行了。我們應該著重於圖形細膩度,影象顯示響應靈敏度這兩個技術要點。
另外要加重快取量,影象訊號,是以數字包的形式傳輸到中央處理晶片的,再由中央處理器把這些數字包解析成一幀一幀的影象訊號,再傳輸給影象顯示控制晶片,在這個過程中,訊號有可能不是連續性的,俗稱掉幀。所以晶片裡面必須整合快取,而且至少要有兩級,盡可能整合三級快取。快取的目的就是為了儲存足夠多的圖形訊號,這樣即使偶爾掉幀,也不會影響螢幕顯示的連貫性。
影象是以幀的形式顯示的,那麼我們就要設定幀的規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影象不是總是全屏的,還應該有懸浮影象,就是復蓋在全屏影象上面的小影象。這個小影象它既可以是半屏,也可以是很小的一塊,還有是透明的圖形,甚至是一個控制點。這個點就是電腦上所稱的滑鼠點。因此懸浮影象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大家腦海裡,要有這個概念,不要被一成不變的全屏電視畫面形成慣性思維。
最後還有一樣重要的技術,那就是區域性影象增強技術。就是對一張不清晰的圖片,在某個區域性進行影象演算法補嘗。使人們能看到更清晰的影象效果。這項技術是將來的中央處理器和圖形協處理器的主要任務,但影象顯示控制晶片也要承擔部分控制任務,因此我在這裡特意點明。
就著這個機會,我再講講圖形協處理晶片。這款晶片其實我們是從影象顯示控制晶片中分離出來的,它只有單一的一個功能,就是增強影象顯示效果。也就是專門負責顏色的表現,比如明暗對比度,色彩鮮豔度,色彩過渡的細膩度等等。為什麼我們要單獨設計這麼一款晶片呢?就是因為這款晶片要有通用性,它不僅能用在我們自已的顯示屏上,還能用在電腦的主機板上,也達到增強電腦的影象顯示效果。另外它還應該能用在別人的螢幕上,起到一樣的增強影象顯示效果。因為一塊螢幕很貴,許多人捨不得換,如果加一塊我們的圖形協處理晶片就能顯著改善影象顯示效能,他們一定會加的。這就不再僅用在新産品上,連客戶的舊顯示器都可以用上它。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我為什麼要單獨設計一款圖形協處理晶片了。
好啦!我就講這麼多吧!你們接著開會。”沈丹青講完就丟掉粉筆,走下主席臺,第一次坐到臺下開會了。
老闆下去了,洪濤就繼續在臺上主持會議。他看了看老闆,發現老闆像一個普通員一樣坐在下面,等著自己發言,就開始說道:“剛才老闆講了這麼多,講了幾個重要的技術要點。其中最重要的把彩色影象效果功能剝離出來,設計單獨的圖形協處理器。
那麼我們之前的系統架構,就要全部推翻,再重新設計圖形顯示控制晶片的架構。因此我的想法是……”
洪濤按照沈丹青提供的思路,開始講自己的理解。講著講著就一發不可收拾,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後來他發現快到時間吃飯了,而且老闆還在下面,就作了最後總結道:“好啦!到了吃飯時間了,暫時就講這麼多。下午我們繼續開會進行祥細的討論。散會。”
洪濤宣佈散會之後,就走到沈丹青面前邀請道:“老闆,難得有機會,一起去吃頓便飯吧!”
“不了,我來這裡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沒必要再呆在這裡了。我先回去了,不過你們一定要加快晶片設計速度,你也知道,光是顯示屏就還有好幾塊晶片等著你們設計,加緊幹吧!洪所長。”沈丹青婉拒了洪濤的邀請,然後摧促他加快設計。說完之後他就帶著劉秘書離開了電子研究所。
沈丹青的這次電子研究所之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他把負責彩色顯示效果的功能剝離出來,設定為單獨的圖形協處理晶片。那麼剩下的圖形顯示控制晶片的功能就簡單許多了,更符合低端顯示屏的要求。比喻小家電上面的小視窗顯示屏,就只要顯示簡單的文字和數字,最多加一個固定的動態圖。而且顏色也只要紅、綠、藍三原色就可以了,因此只要一塊去掉快取單元的圖形顯示控制晶片再加一塊固化控制程式的ro晶片就可以了。這樣就大大結省了成本。
其次,他後面講的幾項技術,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懸浮窗、畫中畫功能到不稀奇,別的公司也有這項技術。
後面講的,影象區域性增強效果技術,就是他的原創,後世也沒有。後世只有增大倍數功能,並不能提升影象清晰度。只不過把影象放大了。而沈丹青的這項技術就是把本來不太清晰的影象,在某個區域性經過演算法補嘗,使影象更清晰的技術。這項技術後來使長勝投資集團的顯示屏銷量大增,受到了使用者的一致好評。最推祟這項技術的有兩類人群,第一類人就是科研工作者,他們因為工作的需要,要對影象區域性進行仔細觀察。這項技術正是他們急需的。
第二類人群就龐大了。幾乎涵蓋了社會上的全部人群。那就是喜愛看帶色藝術片的人,這項技術能讓他們看到某個區域性的清晰影象。也因為這類人群太龐大,因此長勝投資集團的顯示屏銷量遙遙領先,把同行遠遠的拋在身後。
大家可能不知道,並不是你的顯示屏畫素高就能放出更清晰的影象。影象的清晰與否,跟拍攝影像時的制式標準有關系。有大量過去的藝術片因為拍攝技術不先進,因此影象清晰度很低,但有人也還是喜歡看。以前沒有影象區域性增強技術的時候,他們只有忍了,而現在長勝投資集團的顯示屏就是他們的福音。
沈丹青後面講的3d影象技術也是他的原創,後世沒有哪款顯示屏有這項技術,這又是一項妥妥的黑科技。沈丹青就是這麼一個人,總能想到別人沒有的技術。
末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