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出醜(第2/2頁)
章節報錯
“嗯!我知道了,我們現在就過去吧!”沈丹青他也早有點迫不及待了。
這次參與會議的人員不多,全部是各單位的負責人。他們看到老闆和劉秘書進來了,就全部站起來打招呼:“老闆”
“嗯!大家別客氣,都坐下來。”沈丹青邊點頭邊用雙手下壓示意讓大家坐。隨後自己率先做到了他的專屬席位。
等大家多坐好後,他就直奔主題:“今天叫大家來,就是要開啟我們公司最重要的一項科研課題:研製微型晶片生産裝置。”
說到這裡,他就用精神飽滿的目光看了大家一遍,像學校的老師在檢查學生是否認真聽講一樣。看到大家都專注地望著自己,他的臉上浮現了笑容,於是他接著說道:“這次研發行動,我親自當總指揮。這套裝置很複雜,因此根據我的歸劃,我們首先就得解決切割問題,國際上通常採用的是線切割和鐳射切割。
線切割的切割效果最好,它是採用機械的方法,透過鋼線高速往複運動,帶動磨料進行切割的方法。線不動,單晶矽棒透過臺架固定,往上提升。因此可以多線同時切割,一次可以切幾百片,效率最高。
還有一種是採用高能鐳射束切割,由於是非接觸式的,因此矽片不易變形,精度高。
你們倆種方法都要試,反正以後在別的方面也有用。這件事情,主要由長勝精工負責,可以要求相關的研究所幫助。
切割完後,還需要打磨,把矽片打磨至我們需要的厚度。並且要打磨至一個近似鏡面的效果。大家注意,打磨的時候必須在氬氣環境內進行,要防止矽片表面氧化。因此它必須與光刻機整合到一起,共用氬氣環境。使矽片不需要暴露在空氣中。這個打磨機也由長勝精工研製,電子研究所的相關研究室幫助試驗,讓他們知道要打磨至什麼程度。
打磨好之後就是上膠。由於上膠之個環節也必須在氬氣環境內。再加上後續的光刻、蝕刻等等環節都需要整合在這個統一的氬氣環境內。那麼我們就無法用人工操作了。因此必須設計一條軌道,將這幾個環節有機的連線起來。再設計一條或幾條機械臂在這條軌道上執行,它們的職責就是將矽晶圓輸送到各個環節中。也將在各個環節中完成了工序的矽晶圓拿出來。
我們又來講上膠這道工序。膠有兩種膠,一種是底膠,一種是光刻膠。因此不能由一套上膠機器完成,以免相互沾染。我的想法是,設計兩套上膠機器,分佈在軌道的兩邊。
說到這裡,我們又要反過來講矽晶圓。
有一片矽晶圓是上底膠,作為襯底的。
我們現在的工藝技術還無法使用到它,因此我們可以用廢品矽晶圓片代替,以節約成本。
不用講,這兩部上膠機,也要長勝精工負責研製,注意!表面要塗得相當的均勻,以免影響效果。
講到這裡,我已經無法再往下講了。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四部不同的機器,需要長勝精工負責研製,他們的技術員已經不夠用了,我再講多的,反而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因此今天的會就開到這裡,散會。”
說完,他就帶頭離開了會議室。
這次的會開了一個虎頭蛇尾,沈丹青非常鬱悶。但又怪不了別人,只能怪他自已沒有考慮清楚。早知道直接到長勝精工開會了,搞得他在下屬面前失了面子。
其他人也是一陣納悶,不知道老闆搞的是什麼玄機。興沖沖的叫大家來開會,到最後,除了長勝精工沒大傢什麼事。看來老闆也有失誤的時候啊!大家嘴裡雖然不敢明說,但個個心裡都是一樣幸災樂禍。誰讓老闆總是板著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搞得他們這些科研人員都好像是小孩子一樣無知了。
只有長勝精工的人高興不起來,老闆把任務全加給了他們,今後還不知道有多少任務呢?他們想想都頭痛。
沈丹青下班之後回到家裡也板著一副臭臉,連必備節目:晚飯,都沒有心情做了。家人還以為是公司出了什麼事,怕加重他的心理負擔,所以處處謙讓他,晚飯是母親打完牌,回來做的。家人的理解,讓他煩躁的心情終於得到了緩解。
所以說家就是一個人的加油站,當你疲憊的時候,它總會給你加滿油,鼓足勇氣,讓你有飽滿的熱情去外面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