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的來說,顧晏津雖然給下屬員工待遇不錯,但工作壓力實在大,而且個人工作室的前途也遠遠比不上有資本倚仗的大娛樂公司;但從私心來講,趙卓然工作能力強,這麼多年很少和顧導鬧出矛盾,可見情商也很線上,顧晏津又是個念舊的人,前助理離職的時候都不適應了很久,卓然再一走,他身邊也沒多少能用的人了。

聽他說對方願意留下,顧晏津自然也很高興。

“待遇那些我讓他親自和你談,只是有一點。”邵庭陽搶在他之前,強調道,“我和他承諾你們重新簽合約後,不會再維持這樣的工作強度。他和我確認了好幾遍,最後才同意留下的。”

就顧晏津那個工作強度,也難怪他有低血糖的毛病了。是頭驢天天十五個小時的拉磨都得累出病來,更何況是人呢。身體又不是鐵打的,怎麼吃得消?

顧晏津愣了愣,許久後撇過頭,“其實不用你說,我本來也打算忙完這陣後好好休息休息。”

他的語氣,聽著不像是休息,而是退圈。

顧晏津拍不出好東西了,今年無緣拿獎後邵庭陽就聽說了很多這樣的話,有別人的言論,也有他的預感。

這預感不是來自於邵庭陽本身,而是他感受的顧晏津表達出來的預感。

他張了張口,卻又覺得說什麼都是無力。

現在的市場早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環境了,一部作品不看導演也不看演員,而是看方方面面,出品方投資人定下大基調,之後才是導演編劇演員後期配音這些去細化完成,一個人決定不了電影電視的成敗,但這個道理他可以說給所有人,可無法說服顧晏津。

他是出道起就戴滿光環的明星,是界內有著“鬼斧神工”名號的行業風向標,是年紀輕輕拿下大滿貫開始沖擊歐美獎項的鬼才名導。

他身上有這麼多標簽和光環,顧晏津必須用力奔跑,才能留在那個眾人期待的佇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墜入所謂“傷仲永”的結局。

顧晏津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甚至他都沒有摸到過天才的邊,但所有人都這樣說,那不是也變成是了。

他只能認。

邵庭陽則恰恰相反,他只在小學手工課時拿到過滿分的成績,中學到大學畢業後一直是班級裡吊車尾的存在,吊兒郎當地考了個還不錯的成績,擦線過了有大學上,上到大三時隨波逐流地準備報考考研班,如果沒有那個意外,他可能會繼續學業、也可能一戰失敗出去投遞簡歷,在一家不怎麼出名的公司當他的小職員,再邂逅一段溫馨舒適的戀愛,結婚生子完成他普通人的一生。

然而在那個節點,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選擇改變他的那個人是一個世俗眼裡的成功者,是他和同學聽到後會忍不住臥槽然後舉起手指大喊牛逼的人物。但邵庭陽的命運軌跡被改變了,身份角色卻沒有變,他依舊是一個普通人,依舊下樓去超市買五塊錢一斤的青菜並且抱怨今年菜價又瘋漲,依舊會在出門辦事掃共享單車時發微信吐槽破破爛爛的車墊子。

觀眾會對他有所期待,然而在看到他辣眼睛的偶像劇和廣告後迅速下頭,媒體和營銷號對他則冠以“新人”、“非科班”、“狗屎運”、“處女作水平純屬鬼上身”之類的名號,但總的來說,邵庭陽並沒有接收到太多的壓力,畢竟愛他的觀眾一部分是角色粉,早就把他真人和角色切割;另一部分是慕強粉,在察覺他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後轉身就走,直到這兩年才回頭。

大概世人總是對0開始奔向100的笨蛋更寬容,而100分的天才只要稍微後退一步,便會被人視作是異常、是要皺著眉頭指指點點、如臨大敵一般應對的。

就如同他和他那個不成器的兄長一樣。

邵庭陽避開了話題,“餓不餓?我去給你熱點吃的?”

顧晏津搖搖頭,“我還不是很餓。”

他現在只想躺著,連玩手機都提不起興趣。

邵庭陽置若罔聞,一邊起身去熱飯一邊教訓他,“你都多長時間沒吃了?從昨天晚上九點到現在都快24小時了,你還不吃飯,是真想成仙嗎?”

“……”

邵庭陽出去熱他們倆的飯,走之前把床頭的小夜燈開啟了,只是光打在眼皮上微微刺眼,顧晏津躺了一會兒,起身調亮度,卻看到那板沒吃完的阿普唑侖,他瞬間被刺痛了一下。

他攥緊掌心,半晌後開啟床頭櫃,把那板鋁箔藥片往裡面一扔,粗暴地關上了抽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