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活在陽光下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馮易樂曾經以盜竊文物為生。
一方面是他真的喜好這些文玩古董。小時候,他待過的那個孤兒院院長就是一個忠實的古董收藏家,儘管肚子裡沒多少墨水兒,但是這不影響馮易樂對那院長口中經常唸叨的“唐宋元明清”和各個野史趣聞十分感興趣。這簡直影響了他全部的人生軌跡,就算是對那些東西不能佔為己有,至少在中間的過程也能過過心頭的癮。
另一方面是他這個人沒有任何一技之長,想要賺大錢,但是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各個方面都限制了他,所以,馮易樂鋌而走險開始倒賣這些東西。
從前在孤兒院的時候,馮易樂也是個打下手的,沒什麼大本事,從孤兒院帶走他老婆之後,一下子要養兩個人,更是新增了很多生活上的負擔,也是這樣,促使馮易樂動足了歪腦筋想要狠賺一筆。
第一次作案又逃脫法網之後,他嚐到了掙這種快錢的甜頭,很多海外文物走私犯都是在馮易樂裡應外合的配合下竊取得到國內許多古董。
安市的文物失竊案沒有很多,追回來的物件也不少,但這些文物失竊案件中,四分之三都是馮易樂的傑作。
該說這是一個釘在恥辱柱上的罪人,還是生活悲劇中一個愚昧無知的縮影?
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保護文物,傳承它們的意義不僅侷限於那摸摸看看的視覺感受,那些流於表面的官方話語已經在教科書上看了千遍萬遍,然而最最核心的那一點,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那些文物是紐帶,這些紐帶連線起來的是一代又一代的芸芸眾生,更是這麼多民族之間的橋樑,喚醒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對國家的認知,有了它們,我們才能更好的定義自己是誰。
融入血脈,是歷代中華人民不生不息艱苦創造的一部分,守護它們,也是守護我們的過去和未來。
“我們不是來聽你這些冠冕堂皇的大故事,有罪就是有罪,就算是背後故事多讓人唏噓,也改變不了你這個事實。”
阮奇遇打斷了馮易樂。
她一直都認為,身世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犯罪的理由。除非遭受霸凌無奈之下奮起反抗,那種反而由於弱小,以及渴望著生存值得人尊敬。
像馮易樂這種,為了錢就可以倒賣國家文物給別人,並不值得人們去可憐他。
身體健康,有手有腳,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勞動力去獲得一份得體的工作,明明可以如此,又不這樣去做。
馮易樂苦笑:“不如先聽我把話說完。”
“之前合作過的國外老闆……有一個很神秘。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國外的,我現在也搞不清楚了,他跟我聯絡的號碼一直都是國外的,我也一直這樣以為。”
“直到這次天金書……本來我沒想參與的,之前那麼多次進去……我已經不想再做這個了,我也想安安穩穩的生活,我和我妻子年紀都大了,不想再捲入這些了。但是這個老闆……他用我愛人的命來威脅我,逼著我去省博把天金書偷出來。”
“我不知道他要這個東西做什麼,據我所知,這個東西的確有價值不假,但是不會有什麼人願意出價去買。誰會買一本自己看不懂的古籍呢?單純是為了收藏?那還不如讓我去偷省博的字畫。”
馮易樂這些說的都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