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雪一直以為只要安安分分待著到時候就能出去了,想不到還有這些學問在裡頭。

銀子,筱雪有一張銀票,捲起來塞在銀釵裡在。還有每月的月例除了孝敬管事太監跟聶姑姑也都攢著。但是不知道到時候夠不夠去塞管事的大太監。還有門路,她見過職位最高的,居然就是那個小太監了。不管怎麼說,他是皇帝身邊的人。宰相門房還七品官呢。

小太監說有需要去找他,筱雪記住了。可是現在才發現,要實現有多難。她怎麼才走得到乾元殿去找他呢?這宮裡是能胡亂走動的麼。而且離出宮還有十二三年呢,人家也只是吃了自己幾頓飯而已,那麼久遠的事真的能幫到她麼?到時候萬一他獲罪,根本沒辦法幫自己講話呢。

筱雪看著慈眉善目的菩薩,這年頭,求神還不如求人呢,求人又不如求己。早知道當初就偷偷從筱家跑掉,就是乞討上路也比這麼一直被關著強。在宮外,自己還有萬分之一的機會見到弟弟。

都怪當初,一時為懼獨自上路的艱辛又把進宮想得太簡單了。以為憑自己,很容易就可以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的寵愛。這就是想靠別人,而不是自己的下場。算了,還是不要指望那個小太監了,還有這麼久,好好想想法子。

筱雪沒傻到以為說出自己不是筱家的三女兒就可以被放出去,那樣只能先被以冒名替的罪名打死。在這宮裡,是真的以人命為芻狗的。

只是,自己在這裡日日添香油,有什麼法子可想呢。

筱雪強制自己側臥著,不敢翻身。心頭有些焦急,閉上眼開始想父母,最後想起父親說過的話:孩子,踏踏實實走好腳下的每一步,不要好高騖遠。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改變命運的機遇,但千萬不能機遇到了眼前,卻沒有能力抓住。

對的,先踏踏實實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不然,萬一不小心獲罪,就譬如火燭沒看好讓小佛堂燒掉了,那小命就沒了,得留著這條命先。

筱雪由此做事愈加勤勉認真,對聶姑姑和管事太監執禮也愈加恭敬。聶姑姑漸漸對她也多了絲笑容。

懷璇則按照每日的路線,先到清寧殿請安。

“兒臣給母后請安!”

二十三歲的穆太后看著面前跪著的,身著龍袍的孩童,她名義上的兒子,當今的天子。唉,我若有兒子,豈容你活著。

懷璇是先帝元后之子,只是生母早夭,而穆太后是從貴妃升為皇后的,只可惜無子,只生了兩個女兒。

“皇兒來了,快起來,陪母后一起用膳吧。然後咱們娘倆一起上朝去。”

“謝母后!”懷璇坐到穆太后旁邊,安安心心的拿起糕來吃。只要國舅不是想取而代之,這個女人沒有兒子,自己又表現得聽話,她一定會好好保護自己的。不然,讓宗室近支即位,就會又有人來分享皇權。

就算國舅想另立新君,也只會找個比自己還小的幼童。但目前可沒有無父無母的幼童可以讓他立的。只要有孃老子的,就比自己這個沒有親爹孃、親舅舅的小皇帝多一層隱患。他不會貿然行事的。

按道理十四歲,太后就必須還政,朕還有六年的時間偷偷積蓄力量。到時候,穆家兄妹不會輕而易舉就把手中權力還回來的。

先帝辭世之時,懷璇剛滿八歲,已然出閣由柳時大學士教導學習。可是三個月前柳大學士的父親過世了,他上表丁憂,太后允了。這個名師,是先帝千挑萬選出來的太子傅、太傅,寄以重望。

現在是由太后替懷璇尋來的王學士在授課。可是王學士根本就不教他為君之道,也不教他讀書明理,倒像是來帶著他玩兒的。懷璇甚至心頭暗暗起疑,不是國舅派人把柳大學士的爹給殺了,好讓他丁憂的吧。

既然太后派人帶著他玩兒,那他就好好玩兒吧。其實父皇還在的時候,懷璇也是很貪玩的、很會玩的。常常把他父皇和柳大學士氣得不行。現在他希望有個人好好的教自己,卻沒機會了。

沈遠達是暗衛,只聽命於皇帝,是太后都不知道的存在,所以才能一直跟著自己。但是,他只能教武功,不能替代柳大學士。對皇帝而言,學武功不是必須的,讀書明理才是不可或缺的。而萬泉他們也只能照筱他的起居,最多教他認認字。太監和宮女都不能有太多的文化,這是太祖立下的規矩。

而且,他還得防著那個女人知道他在偷偷的讀書識字。

那個姓王的跟太后說是他頑劣不讀書,那個女人還做摸做樣的教訓他,一搭一唱的。因為之前的確是以頑劣聞名的,所以他也只有啞巴吃黃連了。這麼下去,他豈不是要當個文盲皇帝。柳大學士三年後回來,也不一定還能來繼續教他。說不定到時候國舅直接把他外放,要殺朝廷命官是要擔風險的。那個穆尚榮又想要把持朝政,又想要有個好名聲,他是不會輕易殺朝廷命官的。

如果到了十四歲,他還連奏摺都不會批,甚至聽不懂那些大臣在說什麼,那還混個屁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懷璇煩躁的在龍床上翻來翻去。

父皇臨終前,曾經把他叫到身邊讓他有事就問萬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