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嗚嗚嗚,救救孩子吧……”
然而,做了十分鐘的無聲土撥鼠,老天爺也沒有半點回應的意思。
只有喉嚨的幹渴和腹腔的饑餓在蔑視著他。
江璟雲只能無奈地掙紮爬起來,出去找找看有沒有飽腹的東西。
哎,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不知道餓了幾頓,反正他現在慌的很,還是先填飽肚子再做土撥鼠吧。
大病過後的身體酸軟無力,再加上幾日滴水未進,導致江璟雲的雙腿軟的跟面條似的,只能扶著牆慢慢往外面挪動。
走出門外,入眼是一座低矮破舊的茅草泥屋,斑駁的院牆爬滿綠色的藤蔓,空蕩蕩的院落散養著幾只老母雞,牆角長滿雜草,其中還夾雜著還有幾棵半死不活的蔥蒜。
除此之外一無所有,處處都透露著悽涼。
院中的空地有三個或站或坐、穿著破舊麻衣的孩子。
最大的男孩約莫十二、三歲,正在費力地劈柴,瘦小的胳膊高高舉著柴刀,那畫面看得江璟雲就是眼皮一跳。稍微小點的男孩也才八、九歲,蹲在一邊徒手將籃裡的野草扯斷,隨手扔到地上喂雞。
而最小的女娃,坐在唯一一個小板凳上,晃蕩著小腳丫子,正用髒兮兮的手指捏著一根草梗往嘴裡塞。
江璟雲走出來時弄出的動靜不小,馬上引起了三個小孩的注意,頓時三雙的眼睛齊刷刷地轉向這邊。
看見他站在那裡,三人立即放下手上的東西圍了過來。
最大的男孩最快,兩步走到江璟雲跟前,話未出口、眼圈先紅,聲音哽咽連聲問道:“大哥,你可算醒了,可好些了?餓不餓?可還需找大夫瞧瞧?”看見江璟雲走路搖晃擔心他摔著,連忙扶著人往凳子那走,還不忘轉頭吩咐三弟去端些吃的過來。
三弟站在旁邊巴巴看著,不想走開又怕大哥醒來餓著,趕緊聽話跑去廚房端一碗米粥放在木桌上,然後又站在一旁緊緊地盯著。
小姑娘更是眼淚汪汪,扯著江璟雲的衣角不撒手,小尾巴似的一步一跟,生怕一不注意,眼前的人就跟爹孃一樣,再也不見了。
場面一時兵荒馬亂。
江璟雲花費一番口舌,極力保證自己身體已無大礙,才終於安撫了三個小孩緊繃的神經,順利地坐上那張跛腳小板凳。
粥估計是一直備著的,端過來還是溫的。稀薄的米粥沒有幾顆米,好在裡面還放有番薯,熬煮的時間也足夠長,吃起來香甜順滑,瞬間溫暖了江璟雲餓的火燒火燎的腸胃。
嘴裡一口一口地喝著稀粥,耳朵聽著三小隻在旁邊嘰嘰喳喳,腦子也開始慢慢梳理原身的記憶。
這是一個架空的時代,大歷朝。
洪武年間,在位的是一位賢明的君主,在上面的英明統治下,下面的老百姓生活過得還算不錯,最起碼的溫飽沒有問題。
時間線比對兔朝歷史大概是明朝時期。
至於為什麼是架空的而不直接是明朝?
別問,問就是作者要你這麼覺得,土撥鼠那麼可愛,他什麼都不知道。
原身與他同名,也叫江璟雲,男,十五歲,出生在嶺南地區的農家。
嶺南,一個自古以來都是流放必選之一的存在。
蠻荒之地,窮困潦倒。
父親江老二是南河村一個最普通不過的農戶,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守著幾畝田地為生,到合適的年紀便成家立戶、娶妻生子,過完平凡且貧困的一生。
原身本也應是如此長大,然後重複父親的軌跡走下去。
可在他五歲時,命運有了轉變。
當時村裡來了個瘋瘋癲癲的老道士,上門化緣時看見年歲尚小的原身,頓時驚為天人,揚言:“此子聰慧,乃紫微星轉世,日後必能金榜題名,平步青雲!”並為之賜名“璟雲”後,便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