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棲鳳樓很火,流行歌曲更火,而且是火得一塌糊塗,而醉月樓的花魁楚輕羽轉投棲鳳樓則更像是猛火澆油,一下子把棲鳳樓的名聲給推到了一個不可想象的高度。

不但前往棲鳳樓聽歌的人山人海、紛至沓來,還帶火了棲鳳樓這條不算太熱鬧的街道。

只是唯一遺憾的是棲鳳樓一天只演出一場,而且還只能容納三百人進去觀看。

對此,想看演出的人只好早早的來到棲鳳樓大門前,排好了長隊,等待棲鳳樓的再次開門。

而來晚了的人見此情形有轉身遺憾離開的,也有停下看熱鬧的,他們在等看看前面排隊的人是不是有事離開,然後他們有機會進入棲鳳樓。

棲鳳樓如此之火,秦淮河上其他青樓自然也眼紅起來,可光眼紅有什麼用,心思敏捷的他們頓時想到了效仿,也在自家青樓裡讓人學唱流行歌曲。

只不過這種效果並不好,京城的人見識並不低,他們在聽過了柳嫣兒的演唱後,自然不會再去聽其他青樓的演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大街上,流行歌曲也漸漸的被人們所接受,並時常還能聽到一些小姑娘,小崽子在輕輕哼唱。

我想要緊緊抓住他的手,媽媽告訴我希望還會有,看到太陽出來,他們笑了,天亮了。

只怪我們愛得那麼洶湧,愛得那麼深,於是夢醒了擱淺了沉默了揮手了,卻回不了神。

終於等到你差點要錯過你,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你,才算沒有辜負自己,終於等到你。

......。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人喜歡肯定也有人不喜歡,流行歌曲也一樣。

叛逆,低俗,無病呻吟,靡靡之音,毀人三觀......等言辭開始慢慢的冒了出來,這種情況在棲鳳樓開業的第五天後表現的更加明顯起來。

說出這種言論的有眼紅棲鳳樓生意的其他青樓同行,也有一些古板的衛道士,甚至一些有名的大儒也開始對這種違反古典文化,違反詞牌曲子和過於白話的表達方式進行了狠狠的批評,並放言要堅決抵制和制止這種文化的糟粕的傳播。

對於這些,侯方明認為有些過了,流行歌曲根本還談不上什麼叛逆和違反古典文化,而且他也很喜歡這種直抒胸臆的曲調和歌詞。

不過,這種想法只是他最開始時的想法,現在自從齊王封永浩昨天遣人來找過他之後這種想法已經變了。

昨天封永浩來人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想他出面聯絡幾個讀書人去棲鳳樓找茬,最好是把棲鳳樓和那個叫沈歡的名聲搞臭,越臭越好。

對於這個任務,侯方明開始時有些發愣。

他實在想不通高高在上的齊王和棲鳳樓,和沈歡有什麼過節,竟然會放下身段去與一個青樓老闆和默默無聞的書生較勁。

不過雖然不清楚裡面的原因,侯方明還是滿口答應了齊王的吩咐。

他只不過是一個商賈之子,憑著自己的勤學在兩年前中了進士,又憑著自己詩詞了才華在京城博得了一個京城三大才子的美名,目前正在詹事府任職一名校書。

一邊是天潢貴胄,一邊是青樓老闆,侯方明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個任務。

喜歡大燕歡歌請大家收藏:()大燕歡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