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軒那邊的速度很快,裳華前一天寄信,後一日就辦妥了,還來帶了董夫人的話。

說什麼她就知道裳華不是一無是處的姑娘,一個小姑娘手底下有這麼多鋪子,可見是個有能耐的,跟她家兒子最般配了云云。

裳華看了這些話,也只是一笑帶過。

晚上回到家中,李氏就找她說今日的事情。

“華兒,這是怎麼回事?今日我那大掌櫃來府上說,泰南商會去了我那些鋪子,將鋪子都蓋了泰南商會的印記,這是怎麼回事?”

董世軒的辦事速度過快,讓她還沒來得及跟李氏說,見她已經知道了,也不必再商量,便解釋道:“是我偶然認識了泰南商會的副總管,家中人對娘手裡的東西虎視眈眈,但納入泰南商會的羽翼中,她們就是想動都動不了,孃親不要擔心,只是在商會里掛名而已,上面不會干涉孃親的事。”

李氏聽的一愣一愣的:“你何時認識了泰南商會的副總管?這樣的人物,娘在京城這麼多年都沒碰見過。”

“只是偶然碰見的。”裳華笑著將人往裡推:“這下孃親就不用擔心了,就算以後有人要對那些鋪子動手,也要看看上頭的人是誰。”

李氏還沒從這個訊息的衝擊中回神,浸在商道二十年,李氏自然知道泰南商會是什麼樣的龐然大物,她手底下明裡暗裡一百多家鋪子,這樣都不能引得上頭注意,可見泰南商會的門檻高低。

很久之前她第一次動了合離的心思後,就想投靠在這棵大樹下,只是苦於一直沒有聯絡的通道,後來裳華漸漸長大,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沒想到竟在這時候,女兒竟然和泰南商會搭上了邊,還一下就讓那八十多家鋪子掛在泰南商會名下。

李氏只要一想起下午大掌櫃來時那古怪不解又茫然的表情,就突然忍不住笑出聲來。

裳華頓時腳步:“孃親笑什麼?”

李氏拍了拍她的手:“沒笑什麼,只是感慨,如今我的華兒也長這麼大了,娘以後就靠你了。”

裳華也笑:“我自然會保護好孃親的。”

母女兩人進屋去吃了飯,談笑聊天自不必多提。

日子就這般平靜無波的過去幾日,直到十二這一天,天氣異常炎熱,好像夏天就已經到了似的,街上人人都換了薄衫,卻依舊哀聲怨道。

但是城東的那些學子們卻都是早有準備,上街的會讓小童備好油紙傘,擋在頭頂上遮陽,讀書的也提前備好足夠的茶水,以免被渴到。

百姓也都提前換好衣裳,茶樓也準備了消暑的茶水和點心。

原因無他,只因為解憂樓外昨日就掛了牌子,今日有烈陽。

這又是半個月,解憂樓外的晴雨牌一日沒漏,一日也沒錯,不管有沒有人進去,但總歸每天傍晚都會有一群人圍在外頭等明日的晴雨訊息,在城東人眼裡,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情景。

今日不僅天氣格外炎熱,還有一件大訊息,護國公府的老公爺,身上傷病大好,今日已經入朝復職,封大將軍,拜正一品,至此護國公府一門三將的事終於圓滿,頗為人津津樂道。

而隨著封大將軍的訊息流出來,另一則小道訊息也跟著傳了出來,是說老國公爺身子能大好,全是解憂樓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