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濤,你別傻乎乎地將什麼都告訴林志勇,他也不給你個錢,你幫著做什麼技術指導,純粹就是扯淡。有點時間還是多關注咱們家地裡地瓜的生長情況。”

“爸,我也不能光學不用,這也是我很好實踐的機會。”

“咱們家裡有一塊地夠你實踐的了,你還是在這上面多投入一點精力。”

走到現在,與林志勇當初的設想是截然不同,家家戶戶都開始單打獨鬥起來,大家儼然忘記村裡還有專門的農業技術指導。

謝濤一天到農資店準備去購買點農藥,路經農村大集,他就好奇地走上前去觀望。

“大叔,你這地瓜苗是什麼品種?”

“蜜薯一號。”

不由得與自己家種植的品種不謀而合,他就好奇地問了問。

“多少錢一株?”

“八毛錢一株。”

“怎麼這麼貴?”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苗種出來的地瓜是金黃金黃的,而且非常的甜,比蜂蜜都要甜。”

“能有那麼誇張嗎?”

“要不你就買一些回家種植一下看看,保準吃了這個品種以後,明年你還會來找我。”

“那價格能不能再低一點。”

“那要看你要多少株?五千株以上最少能給你讓到六毛錢一株。”

“我還是去其他家看看吧。”

“小夥子,這周圍的地方你儘管去找,根本就沒有我家這樣的品種。”

“怎麼可能?”

“我這可是生產隊當年種植的品種,我懂點農業技術,就是年年種,將這個品種完全給保留下來。後來又經過農業專家的改良,才有了這個品種。你可不要嫌棄貴,收穫的時候你就知道。”

老商販擔心謝濤不買他家的地瓜苗,接著又補充道:“不知道你聽說龍頭村沒有,他們那裡有兩畝地就是購買我的這種苗。”

“他們以多少錢一株買的?”

“六毛錢。”

“你沒有記錯?”

“錯不了。就是低於這個價錢我也買不了,我就記得那個書記眼睛大大的,眉毛上面還有一顆痣,一次性購買了6000株地瓜苗,當時給了我3600元錢。”

這就不對了,謝濤也犯起了嘀咕。

林志勇明明告訴自己是三毛錢一株地瓜苗,怎麼到了攤販這裡就一口咬定是六毛錢一株。

“謝濤,地瓜的農藥買了嗎?”

“買了,那咱們就提前去噴一噴,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那其他家怎麼弄?”

“這個交給我,到時候由我去做大家的動員工作。”

看似地瓜長勢旺盛,這個時候,林志勇還是不敢掉以輕心,他還是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其他人種植地瓜的情況。

“林書記,到大家地裡巡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