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第一次見到媒體記者時,林志勇還是感到有些緊張,現在接受他們的採訪也是遊刃有餘。

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報道角度,記者們也是煞費苦心。

光是救鳥這事,新聞稿還似乎有些單薄。要是再有些內容,這個新聞稿也就更加的豐富一些,“志勇,最近在東方白鸛身上還有其他的故事嗎?”仟仟尛哾

在記者循循善誘的引導下,這也給林志勇帶來一定的啟發。

“除了救鳥以外,我們還成立了東方白鸛志願者服務隊,主要的任務和職責就是加強對東方白鸛的保護,每天我們都有專人負責對東方白鸛進行投餵,針對投餵過程中,發現的一些鳥類健康問題,林志勇再聯絡相關部門對它們進行救治。”

講到這裡,林志勇不可避免地就講到這次愛心企業對他的無償幫助,也讓它迅速瞭解了東方白鸛患病的原因,並對症為它們進行了救治。

談及未來的打算,林志勇說:“也不知道東方白鸛能在這裡停留多久,但是我想只要它們在這一天,我們志願者就要加強對它們的保護。透過本次救治活動,我也覺得非常有必要加強一些鳥類救助知識的學習,希望透過媒體的報道能夠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的人能給我提供一些幫助,以此提高自己的救助本領,幫助更多的鳥類重返藍天。”

媒體報道一經開發之後,立即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環保部門負責動植物保護部門的負責人,專門聯絡到林志勇,為他提供了一些治療動物疾病的常見藥物。也透過他的引薦,又認識了遼南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宋平,“宋會長,是這方面的專家,你有什麼拿不住的問題,儘管向他諮詢。”

除此之外,也有大量愛心人士來電,對林志勇的善行表示充分肯定。當然,也有不少人把林志勇當成了鳥類疾病救治的專家,也將自己撿到的傷病鳥送到這裡進行救助。

“同志,你知道林志勇家在哪裡住嗎?”

一位大爺拎著一個紙殼箱子,是一邊打聽,一邊尋找林家。

“大叔,你找林志勇幹什麼?”

這位大爺打聽到的並不是別人,而是林偉民。

“我這發現一隻受傷的貓頭鷹,看到報紙上,說他能救鳥,就想送給他幫忙救治一下。”

“他還有這個水平?”

“白紙黑字,那報紙上面都是那麼寫的,你要是認識你就告訴我。”

“跟我走吧,我給你帶到林志勇家。”

“小勇,有人給你送鳥來了,讓你幫忙救治。”

開啟箱子,林志勇看到貓頭鷹的翅膀是傷痕累累,血流不斷。

這種情況,林志勇也是第一次看到,他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第一時間,他想起宋會長,並與他取得聯絡,講述了貓頭鷹的傷病情況。

“你先清洗一下它的受傷處,之後再在受傷處塗抹一下紅黴素軟膏,給它喂點消炎藥觀察,定時餵食,傷口癒合之後就準備放回藍天。”

這話說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要做起來卻有不小的難度,這位大爺並沒有急於離開,也在現場幫忙對它進行救助。

“小夥子,這貓頭鷹可不好擺弄,我給它裝箱子的時候,差不點就被它咬到,你用不用戴個手套?”

林志勇未經思考,“沒有問題。”

那個東方白鸛它都能降服的了,更不要說那麼一隻小小的貓頭鷹。

這剛一上手,準備按住貓頭鷹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