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濤清晰的記得,當初自己就是容不得那不公與屈辱,才會直接拍桌子走人。

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圓滑的人。

“這件事,我辦不太合適。”劉禹濤說道:“讓百里玉去做吧,他做得比我好。”

帝王心術,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

此刻的劉禹濤,已經萌生了退居二線的心思,他可以站在最前面,去廝殺,但卻無法在坐在後方,讓一部分人去死,甚至,為了達到目的,有選擇的去犧牲一部分人。

“百里玉不錯,雖然略顯稚嫩。”張龍看了一眼劉禹濤,欲言又止。

劉禹濤是最具備掌控的能力的,張龍心中所想的,也是讓劉禹濤培養自身的家族成員,建立一個新的皇族。

畢竟,皇族的統治模式,在這片大路上已經被檢驗過了。

但現在看來,劉禹濤並不合適走這條路,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內心的歸屬和道。

劉禹濤的道,不是專屬的皇族模式,他本身並不認同這一類的統治方式,如果強行復制萬獸國的這一套模式,反而是會影響劉禹濤的道心修煉。

“百里玉,會走出什麼樣的模式?”劉禹濤問。

“皇族的統治,是最簡單的,可以簡單的進行模仿,簡單一些。”張龍說道。

“但百里玉並不合適。”劉禹濤搖搖頭道,他知道百里玉沒有辦法做到皇族的統治,他本身的實力並不突出,而皇族的統治,所需要的便是那種絕對的力量。

百里家,在高階戰場雖然算是上游的家族,但卻不是頂尖。

百里枯這麼多年都沒有機會衝擊主神,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那隻能靠他自己去摸索了。”張龍說道。

劉禹濤是最適合去摸索這套統治邏輯的人,但他本身的性格卻不適合作為一個統治者,他自由散漫習慣了,無法進行自我約束的人,又如何能夠去統治,駕馭別人。

換句話,要讓劉禹濤去制定規則,說不定第二天就是全體自由活動,喜歡幹嘛的就去幹嘛。

搖搖頭,劉禹濤並不願意去考慮這些。

現在的新仙界整體,遠沒有到建立統治秩序的時候。

事實上,現在並不需要。

打江山的時候,只需要有一個敵人,就夠了。

劉禹濤現在等待的,就是百里玉給出一套完整的應對燭城行動的方案。

“燭淵究竟是怎麼打算的?”劉禹濤心裡面思索著。

………

此時,燭城之中。

對於燭天快的反對聲音是越來越強烈,很多聖者都被挑撥起來,覺得燭天快在劉禹濤事件的處理上太過軟弱。

事實上,當天劉禹濤就在燭城之中,很多燭城的聖者是眼睜睜的看著劉禹濤滅掉小王爺一整支隊伍,哪怕是當日的事情再發生一次,燭城的聖者們,也未必見得有勇氣去阻止劉禹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