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北,屹立著一座祭天之壇,分有三層,高九丈九尺,下面壘扎以黃土,上面則為白色大理石所建,望之光滑如鏡。

至晨時起,就有大隊人馬來到祭天壇前,先是兵馬士卒紛紛環繞四面列陣,然後是漢王親衛紛紛持械佔據緊要處,接管壇上壇下,以做儀仗。

接著,漢國重臣、大將紛紛登壇,軍將官吏也迫不及待的,自按品級環繞祭天壇立定,而時至如今……

漢庭各文武百官,按官職爵位分列兩側,靜寂無聲,嚴謹肅穆,自按禮數躬身迎駕……

漢王乘輿緩緩落地……

柳月清負手而出,踏上祭天壇,肅穆謹然,緩步而行,拾階而上,四周輕輕拂來清風,微微吹動冕服,吹的十二條冕旒互擊作響,清脆響亮……

柳月清走到臺上站定,親自念著祭文。

“皇天后土,奉道降命,本不敢當,只今天下崩散,鹹謂神器,不可久虛,當興新統,是故孤雖德薄,不敢弗違天命,是故建漢於世,定元大同,以告上天!”

此地為特意所造的,開闊迴音之地,聲音既出,立即就可傳遍壇上壇下,清晰異常。

當柳月清唸誦祭文畢,話音才落時,祭壇上下,以百官諸將為首,漢軍眾甲士為次,遠處無數黎民百姓為後,一層層的聲音傳遞,漸漸匯成一股,形成一道聲音,連續不斷迴盪天地!

數萬、十數萬、數十萬人,氣衝雲海,齊聲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柳月清負手立於臺上頂,靜靜看著祭天壇上下密密麻麻的人海,無數人流澎湃湧動,氣血熱烈非凡,聲嘶力竭的狂呼,聲震天地,直上雲霄!

遠遠眺望去,只見萬里無雲,青碧藍澈的天空,一輪圓燦燦的太陽,明媚將陽光灑落下來,讓宏偉的洛陽城,讓城內數十萬人,沐浴在一片燦爛瑞光之中。

無數人以洛陽祭天壇為中心,密密麻麻,黑壓壓圍繞,無數道聲音迴盪,匯成一股的迴音,四處遊蕩於數十萬人之間,沖天而起,咆哮於雲霄之上!

他知道,這就是人心……

………………

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谷、中為洛陽平原,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又溝通東南西北四方,坐鎮於中央,是為天下交通要衝。

而隨著漢王正式稱帝,定南北都,北都便為洛陽,南都仍乃江都,就此,翻開了時代新的一頁。

從此之後,年號大同,是為天下大同之意!

隨後漢王徹底重組官制,除去冗員,調整權力,合併各部,上立政事堂,樞密院,中以三省六部為核,下以各監各曹為用,輔以監察百官之御史臺,正式確立班底。

而漢王柳月清,命工部與將作監,於皇宮南,修起一座高大無比的樓臺亭閣,命名曰:雲臺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