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五年,正月,李淵著李孝恭、柴紹、長孫順德、好生防守,定要以十一萬軍,嚴守漢中、武都一帶,與大散關屏障。

又撥給老將屈突通、李神通、李神符三萬軍,與他們原本四萬軍一起,湊足七萬,令其鎮守武關,藍田關,上洛郡一帶。

再令大將劉弘基、李靖、獨孤峰、獨孤盛,領兵八萬,死守潼關。

又令李元吉、武士彠、段志玄、裴寂,領兵八萬,收縮防線,鎮守蒲津關。

就此四路齊守,穩踞關中。

………………

而在河北……

恆山郡,真定城。

手扶劍柄,登上東門城樓,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冬日凜冽的寒風,激得他精神為之一振,凝神朝外望去。

殘陽如血,西風咧咧,寒冷刺骨。

而比西風更讓人心寒的,是城外密密麻麻,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頭的夏軍營寨,站在城牆上的將士,望著這樣的景象,很容易升起雜念,心生漸漸會悲觀絕望……

李世民身材中等偏高,長得十分壯實,沒有一絲文弱之氣,相貌雖不算俊美,但五官端正,臉型瘦長,顯得他英氣勃勃,尤其一雙眼睛清澈明亮,格外炯炯有神,目光銳利機敏但又不失寧靜,使他有一種同齡人中少有的睿智。

他已決定駐軍固守真定,以疲竇建德之夏軍,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策……

遠處,夏軍大營內,漸漸有了動靜……

而且這動靜越來越大,營盤中飛塵漸起,只見各色旗號在寒風中揮舞,竟然令人感到一種奇怪的美感。

李世民眯了眯眼,果然,在塵土飛揚中的轅門開啟後,看到夏軍的騎兵如水中穿梭的游魚一般,爭先恐後,魚貫而出。

夏軍速度並不快,在將領們的呵斥聲中維持著隊形,一時間馬嘶聲此起彼伏,馬蹄聲響成一片,在死寂一片的戰場上顯得無比的嘈雜……

“讓弓箭手準備。”李世民朝身旁一招手,冷靜的釋出著命令。

心中默默估算對方的人數,看樣子這一批打頭陣的騎兵,至少在五千左右,從轅門出來之後排成十數個密集的方陣。

“傳令給城下營寨,許尉遲敬德臨機處置。”李世民語氣淡淡道。

“諾。”甲士應諾而去。

“踏踏踏……”真定城外,夏軍騎兵開始策馬前行,逐漸由走馬而快馬,由快馬而奔馬,千馬奔騰奇急而來!

蹄聲如雷,旌旗飛卷,刀槍如林的氣勢,讓人只覺得心頭狂跳,不由自主跟隨著馬蹄踩踏聲咚咚急跳。

而城頭,面對著密密麻麻,挾風雷之勢狂飆突進的夏軍鐵騎,便是城頭上守衛的勁卒都臉色微白,用力握著刀槍的手指節已然發白,青筋暴露。

整個大地都在為之顫抖!在滿天狂暴飛揚的塵土中,那些揮動長矛的夏軍騎兵,彷彿自雲端衝下來的殺神一般!

風雷席捲而來,首當其衝的,便是城門外,尉遲敬德據守的營寨。

這是個硬寨,粗大的圓木用鐵鉤相互交錯,搭成一丈高的寨牆,牆外堆滿了拒馬、埋下了竹籤,而四處縱橫交錯的絆馬索,正隨著地面的震動而抖動……

撲簌簌地塵土自寨牆上紛紛滑落,填在圓木之間的泥土,竟然被震出無數細小的裂縫,如龜紋般向四處延伸。

敵騎愈發近了,馬蹄聲震耳欲聾,寨牆彷彿飄蕩在狂風中的小船搖搖欲墜。

敵騎更近了,似乎能看到頭盔下那些年輕而彪悍的面孔,冰冷的眸子裡閃爍的,是無窮無盡的嗜血殺意!

李世民輕輕拍了拍城頭上,那寒氣冰人的磚石,忍不住讚道:“當真是侵略如火,好一支鐵騎!”

然而下一句話,就變的冷酷無比:“傳令,弓箭手齊射!”

早已經搭箭在弦的弓箭手們,用力扣緊了弓弦,箭頭隨著弓弦逐漸緊繃時發出的咯吱聲,逐漸指向天空,緩慢而堅定地向後方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