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家族的老祖宗,多次來找沈玦兒。

他們武功不如沈玦兒,顯然不能用武力逼迫,所以只能選擇那些仁義和道德,綁架沈玦兒。

沈玦兒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石家老祖宗說的,以一己之力,拯救天下蒼生,這是功德。

甚至還拿了人皇做例子。

其他家族的老祖宗,包括雲家和沈家,都很是贊同石家老祖宗的話。

沈玦兒雖然已經想好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會做出決定,可是聽著那些大道理,還是覺得惡心反感。

一個人願意做善事,和被逼迫著做善事,感覺是不一樣的。

因為厭惡那群老祖宗的嘴臉,沈玦兒一律不見他們,他們若是強行闖尊王府,她就將人打出去。

那群老祖宗很是惱火。

裴家派出了裴佑希,沈家派出了沈老爺子,雲家派出了雲老爺子,全都來勸說沈玦兒拯救天下,不要那麼自私。

裴佑希也只是嘴上答應,從來沒有在沈玦兒跟前提過一句。

雲老爺子也沒有提過,在他看來,勸說自己的外孫女去死,這是一件很殘忍的事,他選擇順其自然。

沈家老爺子,勉強說了兩句,現在的他,再不敢擺祖父的威嚴,面對沈玦兒的冷臉,灰溜溜的走了。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新年過後,過了一段時間的清淨日子。

二月中旬的時候,氣候越發詭異了。

天氣回暖,但是樹葉並沒有冒出新芽,土地裡,小草也只是冒出了幾顆綠芽,少得可憐。

莊稼更不用說了,地裡基本上種不出莊稼。

四國的百姓是經歷過這種事的,雖然詫異,雖然仿徨,但最終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了。

一切不過就是回到過去,就算艱難,也得活著。

晁陽國的百姓就沒有那麼淡定了,舉國動蕩,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也將一切都歸咎於晁佳可。

不少百姓抱怨女帝,導致整個國家,發起了一股討伐女帝的浪潮。

晁佳可大怒,派了軍隊鎮壓。

百姓懼怕,再也不敢與朝廷作對。

又過了一個月,地裡只能種出少許的莊稼,市面上,無論是糧食還是蔬果,都開始大漲價。

就算糧食漲到天價,依舊有人買。

不少商人囤積糧食,不往外賣,不是想著越往後越能賣好價錢,而是擔心日後自己餓肚子。

百姓要的,是溫飽,是安穩的生活。

如果連溫飽都無法保證,那國家必亂。

事實也的確如此,晁陽國亂了。

晁佳可每天焦頭爛額,也沒有時間去北峪國,找穆璟淵商議地圖之事。

相比於晁陽國,北峪國那邊還算安穩。

當初打仗的時候,淩若水聽從沈玦兒的吩咐,囤積了不少糧食,現在倒是派上了用場,必要的時候,以商人的身份賣糧,平衡物價。

雖然北峪國暫時太平,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畢竟再多的糧食,也有吃光的一天。

土地裡種出的糧食少之又少,這註定了,有很多人要餓肚子。

對於未來,只能用艱難兩個字來形容。

北峪國的朝臣都很犯愁,面對天災,誰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