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功成
章節報錯
《血爆秘術》這門有些邪門的輔助類技法大概只有在妖神宮中才會這麼明顯的擺放在技法殿中了,若是放在其他的勢力中恐怕會被歸為禁術永久的封存起來。?網
盡管《血脈秘術》的效果顯著,威力強大,對於修煉者來說是非常強大的一門輔助類技法,但它的輔助用也十分明顯,甚至會吸取施法者的性命。
妖神宮中大多都是妖族,體魄是世間萬族中頂尖的種族,化為原形後身形都是一般種族的數百倍之多,雖然使用血爆秘術的前兩重奏時也會虛弱,但卻不會危及生命,這也是這門邪惡強大的輔助類技法出現在妖神宮中技法殿的原因了。
在某些方面妖族的確有著其他種族所沒有的先天優勢,換而言之,其他種族也有妖族所不具備的先天優勢,時間萬界真正先天強大於其他種族修煉者的只有各自種族中的頂尖族類。
例如妖族中的神獸一族,人族中的變異體質一族。
這些種族中的族類具有尋常種族修煉者所不具有的先天優勢,令其他修煉者豔羨不已卻又無能為力。
在很多時候就算這些尋常修煉者在怎麼努力都不會是這些擁有先天優勢修煉者的對手,雖然現實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方信唯一值得慶幸的地方就是他擁有絕大部分修煉者都沒有先天優勢,雖然他沒有豐富的修煉資源卻也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機緣成長到如今的地步,領先於絕大部分的同齡修煉者。
肉身強大便是所有妖族共有的天賦,從一出生便有。
但一般的妖族也只能夠安然施展血爆兩重奏血引和血動,至於最後一重奏血爆則不是尋常妖族能夠施展出的,尋常妖族施展出血爆轟趴也會因全身鮮血爆裂而死亡。
當然,這也是相對於妖族中的尋常族類,方信所屬的鳳凰一族乃是妖族中的王者族類,施展出血爆自然也會有些虛弱,但絕不至於死亡。
血引,血動,血爆這血爆三重奏對於方信來說完全可以全部施展而出,施展出血引對於方信來說甚至如同掉了一根汗毛一般,根本造不成影響。
至於血動雖然比起血引要消耗更多的血液但對於方信來說也等於九牛一毛,造不成多大的影響。
乃至於最後一重奏血爆對於方信來說施展後的後果也大概只是虛弱上一陣,不至於造成威脅到生命的危險。
《血爆秘術》的修煉方法十分簡單,只要將法訣背熟便可,在施展時催動法訣便可以施展出血爆三重奏,每一重奏都有獨立的法訣,每向上一重奏的法訣都要比前一重複雜許多。
不過不論多麼繁雜的法訣對於方信這個擁有鎮魂石的修煉者來說都不算繁雜,只要仔細閱讀一遍便可輕松的將這些繁雜的法訣一字不差的記在腦海中。
不得不說,鎮魂石對於方信的幫助屬實巨大,不僅能夠提升方信的魂魄力量,還能夠穩定方信的心神加強他學習技法的能力,簡直就是無上的隗寶。
方信覺得自己這二十四年做的最成功的事情不是蛻化為鳳,也不是將平天訣融合而是在與神秘水兔的戰鬥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獲得了鎮魂石這等神物。
將《血爆秘術》放入體內空間中,方信站起身來,慵懶的伸展起有些疲乏的腰,看著窗外已經緩緩生氣的明日方信精神有些舒緩。
經過這幾天的不眠不休方信終於是將自己在技法殿中借取的三門技法基本掌握,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結果卻是讓方信滿意。
五天的時間將三本技法基本掌握,甚至能夠施展出《混元戟法》中記載的一記殺招,換做是其他修煉者恐怕完全不可能做到,可方信卻是的的確確的做到了。
當然,方信能夠在短短五天內基本掌握三本技法還要多虧了鎮魂石的幫助,和那次幸運的進入空靈狀態的幫助,不然以方信的天資基本掌握三本技法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且《混元戟法》中的殺招他也不一定能夠領悟。
空靈狀態對於修煉者的幫助毋庸置疑,不然方信也不可能有如此收獲。
窗外的明日已經高懸在天空中,一束溫暖的陽光照射在方信的身上,讓方信這幾日來修煉技法的疲勞都好似減少了不少,看著窗外行走的妖神宮弟子方信心中決定休息一會便去技法殿歸還技法書,然後再去任務殿接取門派任務獲得積分。
“噔噔噔..”
方信的耳朵微動,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在通向二樓的階梯上響起。
聽到這輕微的腳步聲方信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不用他猜便知道這腳步聲的主人一定是雀寧那個可愛的小丫頭,今早醒來她肯定是不放心昨晚地上的殘磚碎石,早上起來收拾一番便來看一下此處的情況。
“方信大哥,早上好!”還沒有見到雀寧的人,她那如同雀鳥一般清脆的聲音便先傳到了方信的耳中,而在下一刻一身青衣的雀寧便是一蹦一跳的出現在了方信面前,看起來活力十足。
“小丫頭,早上好。”方信看著雀寧可愛的小臉臉上浮現出親和的笑容,揮手向雀寧打招呼。
“方信大哥,你把那些殘磚碎石怎麼處理的?”看到地上一塵不染的模樣再聯想到昨晚她看到的雜亂場景雀寧用手捂住了小嘴,一副吃驚的樣子,想不到方信是怎麼一個人將這些處理好的。
“哈哈,你大哥我多厲害呀,這些小問題分分鐘就解決了。”看著雀寧驚訝的樣子方信忍不住笑出聲來,拍著自己的胸膛一副我很厲害的樣子。
“方信大哥真的很厲害。”雀寧看著方信這副模樣臉上洋溢起了笑容,眼中彷彿有明亮的小星星閃現。
顯然是一副我很崇拜你的樣子,倒是十分配合方信。
正當方信和雀寧其樂融融的交談之時,方信的面色一滯,他感覺到有人在他的青石樓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