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哲文正在皇叔的府邸跟他一起研究《易經》

沒想到劉安突然來了,說是皇上宣他入宮,商議要事。

急匆匆的往宮裡趕的時候,他碰到了多日不見的二皇兄,這二皇兄這幾年越發的陰鷙了,他看了心裡都有些發毛。

“九弟,這是要去哪裡?”

“二皇兄,安!”

“九弟果然得父皇看重,能隔三差五的就進宮來。”

蕭哲瀚說話間目光落在劉安身上,竟帶了些不加掩飾的打探。

“二皇子,皇上還等著九皇子,奴才就帶著九皇子先行過去了。”

劉安對二皇子的打探心中不喜,可自己到底是個奴才,也不能硬碰硬,反正上面還有皇上,他自然知道怎麼不得罪人又可以早早離開。

“既然父皇找九弟,那就快些去吧!”

蕭哲瀚雖然嘴角是扯著微笑,可嘴角冷冷的噙著,回頭深深的看了一眼這個皇弟,轉身先行離開,去了母妃的宮中。

“父皇,您是有什麼急事嗎?”

“姜姑娘回來了嗎?”

“回稟父皇,姜姑娘回來了。”

“今兒個韓家那小子跟我說,他心悅姜姑娘,你怎麼看?”

蕭嘉胤直直的看著自家小子,就是想知道他到底對那丫頭有沒有心。

“父皇,兒臣有心儀的姑娘,您就別亂點鴛鴦譜了。”

“他們若是結合,你怎麼看?”

“父皇,這麼高深的問題您就別問我了,兒臣可不知道,不過若是有情人能成眷屬,也是一樁美事。”

“你就不擔心他們造反?”

“之前姜姑娘說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您這些年來大修水利工程,解決耕種問題,妥善解決百姓民生問題,已經在老百姓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父皇,若是還有人造反的話,只怕還未起勢,就被百姓的唾沫給淹死了。”

“這姑娘的見地又再次重新整理了朕對她的看法,若這話是出自她口,朕倒是放心不已。你什麼時候把朕這椅子接手啊,朕很羨慕太上皇的生活。”

“父皇,兒臣也很羨慕皇爺爺的生活,您能不能不惦記兒臣啊,您還有那麼多兒子,只要不是二皇兄,兒臣覺得都還行。”

“你二皇兄怎麼了?”

“兒臣總覺得二皇兄有些陰沉沉的,那雙眼睛讓人看了不舒服。”

“這偌大的皇宮,也就你敢這麼跟朕說話了。你皇爺爺有沒有跟你寫信,說他什麼回來?”

“皇爺爺這次來信了,他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估計能在和親公主之前到洛京吧。”

“行,你去吧!”

兒子走後,皇上才露出疲態,把面前的一道聖旨,重重的蓋上了他特有的印章。

“劉安,帶人去宣旨。朕之前說了的,若是姜半夏把朕的國庫裝滿,朕便給她獎勵,這是她應得的,朕能幫的這隻能到這裡了,剩下的路要她自己走了。這句話也是說給她聽的。”

劉安親自帶了宮內的侍衛,抬著賞賜,沿著街道,浩浩蕩蕩的停在了姜半夏的大門口。

半夏聽到讓她接旨的時候,愣住了,“皇帝這是發的什麼瘋?”

小丫則是忙請教高嬤嬤接旨的禮儀規矩,著急忙慌的跟半夏梳洗打扮一番,準備妥當後,才和大姐一起去了前廳接旨。

劉安知道這是皇上跟前的紅人,以後的際遇不可估量,頓時對她恭敬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