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原來多年就曾見過(第2/2頁)
章節報錯
夏老爺不由重新打量魏雲瀾一眼,原來是皇上的兒子,果然氣質出眾,非同凡響。
他從商多年,自然也是玲瓏八面,瞧著旁邊有一處酒樓,便說道:“此處不是說話之地,不若喝一杯水酒,亦當感謝殿下相救之恩。”
宋母也連連點頭。
“是啊,若非殿下以銀子相贈,草民的父親恐怕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理該由夏家做東,宴請殿下。”
宋槐序粉唇微抿。
她清楚魏景焰與這位弟弟勢同水火,魏景焰若知道自己與他接近,恐怕又要惱火。
可見外公與娘都想報此恩德,也不好多說,只盼著魏雲瀾能推脫掉,免得再起事端。
心思轉動之際,她往遠處看了一眼,陸華年已經不在了,今日算他命大,再則,她也不想陸華年這狗賊死的如此輕鬆。
“既然二位如此盛情相邀,本王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魏雲瀾溫朗的聲音從耳畔傳來,宋槐序瞬間回神。
她一臉詫異的看向了魏雲瀾,卻見他也正在瞧著自己,薄唇輕啟,勾出了淺淡的笑容。
夏老爺子不禁受寵若驚,將魏雲瀾請入了酒樓。
宋槐序這才知道魏雲瀾曾贈過銀兩給外公一家,雖然算不算多,卻也足夠他們吃上幾頓了。
再想起後來誆騙他們的女子,宋槐序眸光一轉,感慨道:“世間有殿下這般的好心人,卻也有心如蛇蠍之輩,我外公曾被一個戴著面紗的女子相騙,此人冒充妾身的手帕交,給了外公一張百兩銀票,轉眼又誣外公偷盜,把他們抓入府衙,飽受杖刑之苦,當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魏雲瀾驚訝的問:“何人如此歹毒?”
宋槐序聲音淡淡的說道:“不知,景王府的人已著手調查,那女子走後,曾有一男人出來指證,府衙找不到那女子,找指正的男人應該不成問題,這倆人賊喊抓賊,必有聯絡。”
她心中有懷疑之人,那便是段如嫣,只是無憑無據,無法認定,說讓她帶著面紗讓外公指認,她必然也不會同意。
正好見到魏雲瀾,說先看看他的反應。
魏雲瀾一臉憤然的說道:“京中竟有如此惡人,路遇不平,不拔刀相助也就算了,還對一戶外鄉人落井下石,當真惡劣的很。”
宋槐序拉住左袖,站起身給魏雲瀾倒了一杯酒,感慨道:“是啊,人心難測,總有好壞之分。”
魏雲瀾的目光從她光潔的手腕上掃過,頓時看到了,猩紅如豬的守宮砂,劍鋒般的眉頭微微挑起。
宋槐序竟是處子之身?
她與四哥?
幽深的目光在那張清麗的面孔上轉過,不由生出了幾分波瀾。
“嫂嫂說的沒錯,天子腳下,怎可發生如此齷齪之事,必然要追根究底,不能讓老爺子枉受這無妄之災。”
夏老爺子拿起了酒杯,溫厚一笑道:“都已經過去了,我們也修養的差不多,若能查到便查,若是找不到,也犯不著興師動眾,就到此為止吧,多謝殿下贈銀之恩,若殿下有用得著夏家之處,必會赴湯蹈火,以報殿下恩德。”
魏雲瀾拿起酒杯,與夏老爺子碰了一下,含笑道:“沒想到老爺子竟是嫂嫂的親外公,這也是冥冥之中的指引,亦是老天爺給的緣分。”
他輕抿了一口,又轉向了宋夫人。
“老夫人可常去雲隱寺?”
宋槐序正要說話,宋母便回道:“前些年確實經常帶著槐序去,每逢初一十五都不曾落下,槐序及笄之後,便由她代草民去了。”
宋夫人突然想起宋槐序曾說自己幾年前在雲隱寺後的小溪落過水,又把魏景焰錯認成恩人。
忍不住問道:“難道那時,在寺廟後救槐序的人,就是殿下?”
魏雲瀾笑著說道:“怪不得本王一直看嫂子面熟,原來多年前便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