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顯示,景區去年到現在均處於虧損狀態。

景區最大的成本在於人力和農業種植成本。

李想覺得要實現盈利,不光要開源,還要節流。

農業種植怎麼節約成本,這個太專業了,自己能力尚淺。

至於人力成本,李想應該可以找到解決辦法的。

她諮詢了龔娜,瞭解了幾個景區用人政策。

結合實際,她花了幾個晚上做了一份用人改進方案。

她給陳菲看了。

陳菲只說了句“嗯,支援你”,沒有像之前那樣提出任何建議和意見。

李想的思路是景區地處郊區,屬於花卉觀賞基地,有淡旺季區分。

如果按照現在人事制度,全部採用正式員工。

雖然淡季給一部分員工放淡季假,需要發基本工資。

景區還承擔各項管理費用。

改進後採用骨幹加臨時員工方式,將大大縮減人力成本。

她覺得這個方案很好。

既符合勞動法,也節約了景區成本。

她拿著幾頁紙去到了李總辦公室。

李總瞟了眼方案,扔到桌上,對著李想就是一陣咆哮:

“誰保證旺季人員需求,人員不夠,你上?”

“可以到學校招兼職,我們旺季時間正好是學校放假時間。”

“誰保證工作質量?臨時工有責任心嗎?”

“由留下來的骨幹負責質量,可以給骨幹加工資。”

“加工資?加多少?”

“加...加....30050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