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婉聽了臉一紅,“洛大哥問我,我自然不能不胡亂說上一氣,只是如今我也想請教洛大哥,我雖識得幾個字,但見識不出廚房商鋪,縱想讀些聖賢之書,無奈我怎麼也讀不進去,只喜歡看些傳奇話本,可怎麼辦好呢?”

洛冰就笑了,“傳奇話本原是大家都愛的,讀些也無妨,而那些聱牙詰屈的東西你讀不進也沒有關係。若是想上進,只揀史書讀上幾本眼界就不同了,第一本《史記》是必讀的,若是讀得通了,還可以《春秋》《戰國》一路向下看去。”

“怎麼叫讀得通了?”

“看史第一遍往往就是看熱鬧,知道了那時有什麼新鮮有趣的事;這還不行,要再細讀,明白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發生;但此時還是不夠,要再看下去,從其間悟出道理,這時可以勉強算通了。”見寧婉聽得認真,就又點頭道:“這些書鐵石都有,你只從他那裡取了看就可以了。”

盧鐵石回家後果然拿了一套《史記》給寧婉,又笑著向她說:“洛大哥一再贊你,於細微之處能見大節,天賦過人,有如美玉,光華內蘊。”

寧婉就說:“他隨意誇上兩句,你就這樣信了?我當時不過隨口亂說的,其實藉機請教他才是真的。”

“你多請教請教洛大哥倒是好,洛家文風極盛,家裡藏書極多,他又有博聞強記之能,不只科舉,就是兵法、民俗、地理、天文都涉獵極深,我每有不懂的就都問他。”

“今日他告訴我讀史的法子就很好。”寧婉雖然識了字,但是從沒有人告訴她這些道理,因此當晚就與鐵石一同坐在桌旁將書翻開一頁頁讀了起來。又見上面有許多批註,竟是鐵石讀書時所寫,也一一看過,心裡縱有些不解卻不肯現在問,她要認真讀上兩遍再開口!

盧鐵石見寧婉認真讀書的樣子十分可愛,就笑,“洛大哥說你還藉機勸慰他等待天時,不要著急。又說你就彷彿那紅拂女,慧眼識英才,只是我已經成了李靖,他不得不做虯髯客了!”

寧婉也笑,“當時我提了看過傳奇話本,他就拿這話來逗笑!”

“雖然是逗笑,但是洛大哥看重你卻是真的,他平日裡很少如此推崇人的。”

“但是他推崇你!”

盧鐵石就笑了,“我受過他許多教導,就連我的字也是他指點的,當然他也靠我的庇護才能活到現在,如今我們跟親兄弟一般。”

其實比盧鐵石的幾個親兄弟還親呢!

寧婉讀了幾天《史記》越發覺得洛冰見識高,這本書並不難懂,就連不認識的字也少,她又能看得津津有味,且還不是閒書,若不是因為春節將到,還真捨不得放下呢。

早定好臘月二十三回盧家老宅,二十二寧婉一大早就帶著白氏和了大盆的面,拌了一大盆酸菜豬肉餡包餃子,一共包了十幾蓋簾,都放到了屋外。

待所有的餃子都包完了,寧婉就帶著白氏將這些餃子送到了隔壁,笑著向洛冰說:“這些餃子已經凍上了,可以放到大年三十,到時候你拿出來給大家煮了就可以吃,十分省事。”

洛冰就笑,“到遼東幾年,我早學會了包餃子,哪裡還用麻煩弟妹呢!”

“你縱是會做,也是你的,我包的餃子是我的一份心意。”

洛冰是多聰明的人,他立即答應下來,甚至將稱呼也改了,“那好,等到三十晚上,我把少夫人包的餃子煮了給大家吃。”表明她領會了寧婉向鐵石手下示好的意思。

寧婉固然想與鐵石的同袍們友好想處,但她其實並不是急於討好,而是因為有了特別的經歷對他們果然滿是好感,又覺得這些人多是孤身在軍中,過年時恐怕會想家,因此特別在走前包了餃子送來。雖然覺得洛冰有些誤會,但是她亦不想解釋,大家相處的時間還長著呢,日久就見了人心。

兩人又說了幾句,寧婉就笑道:“我先走了,還要收拾去婆婆那邊過年時的東西呢。”方要出門,卻見羊家大小姐帶著妹妹走了過來,姐倆兒手裡都端著盆,盆裡裝著滿滿的衣裳,正是剛剛洗完的,見了寧婉就停了下來。

前幾日趙太太請客時羊太太並沒有帶羊大小姐過去,可是寧婉早認得這姑娘,自鐵石從多倫回來,她就時常過來幫大家洗過衣裳,表面是幫所有人,但其實是她對鐵石另有一番心思。別人可能不知道,寧婉可是早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