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復職(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夷人南下,鐵石和寧婉已經與洛家兄妹斷了好幾個月音信,寧婉見了信十分高興,“看來京城果然沒事了,信都送了出來呢。”說著便拿了剪刀將信件裁開與鐵石一起看。
“可不是,洛大哥的信比朝廷的軍令走得都快,可見是京城方一平靜他就送信出來了。”
“朝廷得知各處情況,總要想想如何處分,因此軍令自然要慢一些。”
一面說著一面看信,信中牽掛惦念之言自不必論,洛冰還十分欣喜地告訴他們,洛家的案子重新審了,罪名洗清,家產發還,而能有如此的機遇卻正因為夷人圍住了京城。
安平衛尚有十幾年沒打過仗了,京城更是久不見刀兵。夷人突然兵臨城下時,整個京城都慌『亂』了。洛冰便是因剛自遼東回京,深知夷情之故被洛家的一位故交引見給兵部侍郎,兵部侍郎在他的贊畫之下寫的奏章得到皇上賞識,後來洛冰又被引至朝堂裡問策,深得聖心。當知道他正是洛家後人,十年前的榜眼時,皇上便下令重審江南大案,洛家沉冤終於得雪。
唯一讓寧婉吃驚的是,洛冰並沒有成為中極殿大學士,而是兵部給事中,但她轉念一想,許多事情都不一樣了,洛大哥如今因對夷之策得皇上欣賞,到兵部任給事中也是應該的。而且她先前還特別打聽過,給事中這個官雖然不太高,但能常見到皇上,正是許多人想辦法努力鑽營的,而且洛大哥原來就是吏部的給事中,也應該算是官復原職了。
洛冰寫信時,正是京城之圍初解,因此他對遼東的情況一無所知。但是他畢竟在邊城住了十年,已經猜到了安平虎臺一定會首當其衝被圍,因此在講述了洛家之事後便問起他們的近況,擔憂之意躍然紙上。
寧婉將信放下就開始研墨,又低頭看鐵石回信,“你怎麼不把斬殺哈爾朗的訊息寫上去呢?”
鐵石就笑,“洛大哥現在一定已經知道,我就不必寫了。”
“想來哈爾朗的人頭應該送到京城了,你說洛大哥見了會不會吃驚”想起鐵石斬殺哈爾朗王子的戰功,寧婉就喜笑顏開,“他一定會向皇上說,斬殺哈爾朗的盧鐵石是我在多倫的同袍!”
“其實算不了什麼,若不是哈爾朗正巧與我在安平衛街上狹路相逢,能裡能這樣容易殺了夷人的王子。”鐵石這樣說著,但還是免不了笑了,又捏寧婉的鼻子,“瞧你得意的樣子!”
“在外人面前不好表現出來,在家裡還不能讓我得意一會兒?”寧婉就說:“而且正因為你不肯得意,我只好替你一替了。”
如今安平衛諸事順遂,鐵石也有空兒與媳『婦』在家裡笑鬧,一時信寫好了,就將筆遞給寧婉說:“你在下面給嫣兒寫上幾句吧,洛大哥說她很想你呢。”
洛嫣那小丫頭未必真想自己,因為鐵石的原故她對自己總有一點芥蒂,所謂很想自己的話也都是洛大哥寫的,是以寧婉並不相信。不過既然鐵石根本看不出,她就只笑道:“爐子上的榛子就烤好了,我要趕緊拿下來。你在下面再替我添上一句,我也很想嫣兒,再囑咐她雖然為長輩們祈福,但也要注意身子。”
鐵石便按寧婉的話在下面加了一句,吹乾了墨將信折起放在信封中,“過年前能收到洛大哥的信,心情都好許多!”
寧婉此時已經將烤好的榛子用盤子揀了過來,原來他們新盤了炕,自然也就砌了一個爐子,就在耳房外間,平日並不用這裡做飯,但是燒水什麼的特別方便,寧婉就順便讓人打了兩個淺淺的鐵盤子,時不時將一些小吃食扔在上面烤一烤,晚上當宵夜吃,又方便又有趣。眼下將榛仁敲出來,自己一顆,喂鐵石一顆,帶著熱氣吃下去特別的香,且又軟軟的,與平時不同,又說:“原本年前要給洛大哥送些榛子、蘑菇之類的土物,結果夷人來了,什麼也沒有送成。”
“算了,京城裡什麼沒有?”
“也是,洛家的家產發還了,洛大哥和嫣兒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兩人便又商量過年,鐵石就說:“我總要留在安平衛的,先送你回虎臺吧。”
寧婉就說:“別那樣麻煩,還是我們初二一起回去好了。”畢竟與公公住在一處,過年時她若是走了,著實不好看,且她在安平衛亦有許多事要做。
如今董氏回來了,盧鐵垣不再整日不見人影兒,西院倒有了些過日子人家的意思,大家面上都和和睦睦的,公公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寧婉自然要維護這難得的平靜。
到了年三十,鐵石和寧婉雖然一個要上城牆,一個要去慈善局幫忙包餃子,但總歸都先在家裡坐著說了會兒話,又吃了幾個餃子,也算是一家團聚。
寧婉見家裡年夜飯菜饌整治得不錯,各樣物件也都齊備,便知是董氏的功勞。先前西院裡三個姨娘當家,她們間一向彼此不服氣,是以諸事都『亂』成一團糟,自己實在懶得理,倒是董氏得了自己的授意將院子管了起來。因此過了年背地裡又多給了她一百兩銀子,“這個不必告訴別人,給你做私房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董氏先前無可奈何回了孃家,只是她本是個庶女,在孃家也難長住,且自盧鐵石接管安平衛起,孃家人便再三勸她回去與二嫂交好,正好盧鐵垣又來接她,就順勢回來了。到了夫家,二嫂給了她一百兩銀子,又讓她管著家事,本已經很開心,現在更驚喜不已,卻又笑著推讓道:“昨日已經給孩子不少壓歲錢,我哪裡還能要二嫂的錢。”
寧婉就說:“你也知道我們與這邊的情形,因此諸事倒不好『插』手,正要你多『操』心。如今只公公養傷之事最為重要,你千萬小心。”
董氏就再三答應了,“二嫂本是做大事的人,如今家裡的這些小事只管交給我。”
初二時,寧婉與鐵石騎馬回了虎臺,見了孃家人和兩個孩子,一番親熱自不必說,又向槐花兒松兒許諾,“待爺爺傷好了,爹和娘就能搬出來住,那時候就可以將你們都接過去了,一家人依舊在一處!”
娘聽了便問:“公公還在,你們搬出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