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夢圓(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帝即位, 皇太后鋪政。兩年後, 朝政清明,百廢俱興。
春風吹來的時候,洛冰如約到遼東為女兒送嫁了。
當初在京郊的長亭為兒女們約定親事時, 誰能想到如今洛盧兩家的興盛富貴呢?
洛冰的起復便在在第一次夷人兵臨京城時,到了第二次夷人到了京城之外,皇太后直接調當年守城有功的洛冰為兵部尚書, 入閣參與軍機, 主持守城。而盧鐵石自重回遼東後亦因戰功被任命為鋪國將軍、接替戰死在青木父子手下的定武侯為遼東總兵。
雖然盛極一時, 但兩家人都知道,不論富貴還是落魄, 這門親事總不會變的。
寧婉自嫁了槐花兒後便開始準備娶兒媳『婦』, 嫁女時免不了擔憂女兒在婆家過不好, 自家娶兒媳進門時自然也要替別人家的女兒著想,更何況木朵也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 怎麼也不想她受一點委屈。
親事的盛大自不待言, 遼東的親朋好友都來了,便是盧家的親家靖海王也帶著龐大的船隊前來祝賀, 虎臺縣城外盧府前車水馬龍, 人聲鼎沸。
書房裡卻靜悄悄的,寧婉讓下人們都守在外面,親自給書房裡送茶。並不是不放心家裡的下人,而是他們商量的事情太重要了,一絲風聲也不能漏出去。
打扮成下人跟著洛冰前來的錦衣衛丁千戶指著輿圖說:“這是我用了幾年才畫出來的,正是青木部落王城的地勢圖。”當年他明明探聽到青木父子的詭計,但無奈皇上半點也不肯信,依舊往設好的陷井裡走,太皇太后得知後,讚歎他的本領,升他為千戶後並再次派到北地偵緝,才有瞭如今的輿圖。
靖海王世子看了半晌的圖,也指出了一處,向他的父王道:“這裡就是我們近來探查到的比遼東還要北的港口,能停泊最大的海船,而且經冬不凍。”
鐵石就道:“我帶三萬兵馬悄悄自虎踞山向東,乘船繞到青木的王城背後,登陸後一舉將他的老巢拿下!”
洛冰就點頭道:“太皇太后深知遼東對於制夷之重要,因此命我藉著送嫁的機會來與大家商定戰策,還給九邊各處都發下了懿旨,大家約定時間,一同出塞痛擊夷人,一雪國恥!”
高祖之後,再無人北上大漠主動出擊攻打夷人,不想太皇太后以女子執政,倒有如此雄心壯志,寧婉聽了竟覺得熱血沸騰,悄悄地掩了門退出,到廚房給他們做了拿手的飯菜送了進去。
松兒成親一個月後,就隨著父親北上出兵了。
這是高祖之後近百年來朝廷對北地最大的一次用兵,遼東五萬兵馬、靖海王兩萬兵將,再加上其餘各邊塞,共有十幾萬人,春末出兵,橫掃大漠,殺夷無數,俘獲青木父子並夷酋數十人,秋初方回。再經入京獻虜、朝廷慶典等等,盧家父子年前才重新回到遼東。
鐵石以軍功得封平北侯,鎮國將軍,加太子少保,松兒也升為三品指揮使,柏兒和榕兒雖小,但也各有蔭封。寧婉笑著帶了木朵到廚房給他們父子煮了面,一家人圍坐吃麵說話,“夷人受此重創,想來幾十年內都不能平復,遼東又能安定許久了。”
盧家父子就道:“且經此一戰,朝中人人振奮,正是中興之態!”又說起了兩親家,“靖海王府在這一次出兵□□勞極大,退兵回來后王爺便帶了世子、世子妃朝見太皇太后和天子,太皇太后大加稱讚,賜下丹書鐵券,封靖海王爵世襲罔替。我們的槐花兒果然是有福氣的,才嫁到王府形勢就穩了下來,就是我們的小外孫子也被太皇太后破例封了王世孫。”
“洛大哥倒是激流勇退,不管太皇太后怎麼挽留,也要致仕回江南。他說回鄉後不再重修閒園了,而是打算建一所書院講學,不只教導洛家子弟讀書,也會招收各地學子。”
其實自楊家滅族之後,洛家早重新成為江南最著名的門第了,可是洛大哥的志向又不止於此。寧婉就笑,“我們的兩個親家都很了不起呀,如此看來我們家真成了名門了!”
這個年過得格外熱鬧,木朵兒又在大年初六生下盧家的嫡長孫,更為家裡添了一喜。
年後,寧婉就向鐵石道:“你陪我去『迷』覺寺還個願吧。”
北征大漠畢竟是極兇險的,雖然事先有了許多周密的準備,但是塞外的情形終究難以把握,當日寧婉帶著木朵和兩個兒子在『迷』覺寺裡唸了一個月的經文求佛祖保佑呢。現在鐵石和松兒凱旋而歸,木朵又生下孫子,正應該鄭重地還了願。
挑了個日子,夫妻倆備了香燭、供果等等帶了兩個小兒子上了『迷』覺寺,拜謝佛祖、聽講經文,原本午後便要下山,方丈卻笑言邀道:“正巧明日捨身崖前有佛事,兩位施主不如留下觀禮。”
“捨身崖?”寧婉就笑問:“我來『迷』覺寺已經好多次了,年前還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怎麼從沒聽過見過?”
方丈就道:“捨身崖原為本寺密地,建『迷』覺寺時有聖僧曾於彼處開壇講經,見眾生悲苦便以手劃出一處斷崖道:‘若能捨身崖下便可脫諸多不如意而登彼岸,重入輪迴。’當日聽經者數千,並無一人能捨出皮囊,聖僧便嘆,‘日後留與有緣人吧!’便飄然而去。此後鄙寺便每隔八千四百日在聖僧講經處做佛事,又遵聖僧之命從不宣揚,只隨有緣人到此觀禮。今日兩位施主逢此佛事,正是有緣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願本就無需挑黃道吉日,且寧婉這一次與鐵石還願,只為表達他們的虔心,因此不欲鬧得人人皆知,特別選了沒有佛事之日悄悄過來,此時聽了這般奇事,不由心動,向鐵石看了過去。
鐵石知道媳『婦』想看就點了點頭答應了,“多住一日也好,山上清靜,我們只當多歇一日就是了。”
山寺清冷,酉時便已經漆黑一片,寧婉便鋪了被褥早早躺下,半晌卻睡不著,聽著猛烈的山風呼嘯而過,彷彿要將『迷』覺寺吹走一般,突然間一個激靈,她聽過捨身崖!
那是在哪裡呢?
寧婉深思良久便想起往事,虎臺縣城被夷人圍了整整一個冬天,再也守不住了。城裡的人每天都在減少;弓箭刀劍越來越不足;最主要的是糧食已經快沒了,人若是吃不飽怎麼也沒法打仗的。
自從錢縣令殉國後,趙典史家便掌著縣城裡的所有事務了,其實也就是寧婉管著,她最清楚城裡糧食還剩下多少。與她同樣清楚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瘸子將軍,存糧的多少自城池被圍後就成了秘密,她只告訴他一個人。
這一天夷人攻城的間歇,瘸子將軍過來找她,“二少『奶』『奶』,我有事與你商量。”
自從那天他用灼熱又狂野的目光看著自己又差一點撲上來之後,他們就沒有見面了,寧婉每次送飯送水都小心地想避開他,而他呢,應該更是早早地躲開了自己,所以原本天天在一起的人突然間生疏了。寧婉就點了點頭客氣道:“盧將軍有事請講。”
“夷人今日來了一個大首領督戰,可能是他們的王族,我特別放任他們攻到了牆頭上,讓他們覺得明天一定能攻下虎臺。”瘸子將軍與自己站在空無一人的箭樓裡溫聲道:“接著我會想辦法在他們最鬆懈的時候『射』殺那個大首領,然後帶著大家突圍出去。”
那天他是說過要救自己出去的,還有趙國茂。寧婉一點也沒懷疑,他有這個本事!但是她不願意,她寧願與他一直在虎臺裡守城。就是自己再無知也能明白突圍出去有多難,而且送大家突圍的人恐怕更難逃出生天。
可是不等自己反對,他已經不容置疑地吩咐了,聲音還是那樣溫和,“你帶著人將倉庫裡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讓大家吃幾頓飽飯,再做一些乾糧,分給百姓們。”對於突圍,他一定已經想許久了,因此條條不紊地安排下去,什麼時候開城門,大家怎麼出去,出城後向哪個方向逃。
寧婉眼淚就下來了,“我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