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皇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狩獵前幾日,宮裡傳來了皇后娘娘的懿旨,命安平衛指揮使夫人盧氏隨鳳駕同去獵場。當然, 同樣得到皇后懿旨的還有幾十位公侯將軍的夫人。
寧婉接了懿旨, 不免又生疑竇, 特別與鐵石去問洛冰, “先前皇上狩獵時會帶皇后去嗎?”
“不會,”洛冰搖頭道:“我今日特別查了禮部的薄子,先前幾次皇上狩獵都是帶了幾個年輕的小妃嬪, 自然也就沒有招過外命『婦』同去。只有今年, 不只皇后娘娘會去獵場,就是貴妃也隨行, 自然還有幾十位命『婦』。”
貴妃正是敬王的母妃, 襄武侯的長姐, 如今位於眾妃之上, 在後宮裡僅比皇后娘娘低上一級。
鐵石就又問:“端王的母妃會去嗎?”
“端王的母妃是淑妃, 隨駕的名單裡沒有她, 不過也不奇怪, 都說淑妃身子不大好, 一向極少『露』面的。”洛冰就又說:“我悄悄打聽了, 有人說是貴妃求了皇上要隨駕打獵,皇上許了,便請皇后也去。皇后去了,才要宣外命『婦』們。”
盧鐵石自己不怕,但卻不願意媳『婦』去那是非之地,“能不能找個藉口讓婉兒不必去獵場呢?”
寧婉趕緊道:“我本來也想去呢,正好有了這個機會,還找什麼藉口。”
洛冰也說:“皇后娘娘既然給弟妹傳了懿旨,一定是有打算的,這時候弟妹不去恐怕不合適。”
其實在遼東時,寧婉曾隨鐵石去打過獵,她馬騎得很好,又學會了『射』箭,還親手獵過幾只野雞兔子狐狸之類的小獵物,雖比不了羊大小姐,卻也不是弱女子。
而且在夷人圍城之後,虎臺一帶尚武之風極盛,寧婉除了自己開始學武之外,還讓孩子們也一同練,而且在自己和孩子身邊都添了會功夫的侍女,此次入京帶來了七八個,因此寧婉便升起了一股豪情,“難不成我還要怕宮裡的那些弱女子!”
出門的時候,寧婉與幾個侍女便都貼身穿了勁裝,外面再罩上大衣裳,將各自的馬拴在車子後面,不管是狩獵還是真有宮變,她們什麼都不怕的!
參加狩獵的女眷要先到宮外等候,待鳳駕出宮時跟在後面。
帝后出行,實為盛況,隨扈人員數以千記,御駕前一對對當值錦衣衛將士身著金盔金甲、紅盔紅甲和紅盔青甲各種顏『色』華服手持金瓜或斧鉞引導,接著便是腰懸宮禁金牌和佩刀錦衣校尉跟隨,御駕旁侍騎的則是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將軍,一路傳奏御輦起落詔令。
御駕過後便是鳳駕,一對對華貴富麗的儀仗正與御駕相應,由宮中內侍扈從,亦排出很長。接著就是貴妃的車駕,雖只在帝后之下,但卻差得遠了。然後又是各宮妃嬪,外命『婦』們。寧婉的車子方才進了行列,卻見後面又有無數人加入,一條長龍竟不知何處是盡頭。車子方轉過皇城前,就見道路兩旁京衛將士們分兩邊一字排開,護衛著車駕,更有無數百姓立在後面夾道觀瞻,一時間的喧鬧繁盛竟無法形容。
大約一個時辰後寧婉的車子才出了城門,又走了幾里方才靜了下來。剛在城內不好直接將打簾子向外看,現在便沒有顧及,寧婉就道:“我們也透透氣。”她本就是遼東女子,不必垂著簾子裝大家閨秀,侍女們早巴不得,立即將簾子全掀到了車頂上。
京城比遼東的節氣要晚上一個月,遼東那邊應該已經飄起了雪花,但此時周圍還是深秋的景緻,收割後的田地上散著一垛垛的麥秸,農家大院裡正打著場,更有遠處的山上被樹葉暈染了一片片紅黃之『色』,秋風瑟瑟,獵物正肥,真是打獵的好時候!
忽有持著拂塵的內官騎馬自前面逆著車隊向後而來,尖聲喧道:“傳安平衛盧鐵石前去伴駕!”接著便聽馬蹄聲聲,鐵石帶著手下百餘騎疾馳而來。
寧婉聽了內侍傳話便早將頭探了出去,向著鐵石揮手。鐵石的眼睛多利,自然早看到了媳『婦』,便向她咧嘴笑了起來,眼睛亮晶晶的,牙齒白白的,自她的車旁經過時還在她的頭上撫過,“到獵場再見!”
寧婉笑嘻嘻地目送他們到了御駕前,回身向侍女們說:“我們安平衛勇士們的衣甲不比錦衣衛遜『色』!”鐵石帶著的百餘人都穿著簇新的青『色』錦衣,外面罩著簇新的紅棉甲,一『色』的厚重長刀,身背弓箭,腰懸箭壺,全部騎著高大的黑馬,真是好看極了!
這些侍女們多半是將士們家裡的女子,亦有幾個與他們有親緣關係的,早也如寧婉一般笑著喊著送他們過去,此時都笑道:“我們比錦衣衛還強呢,不只衣裳好看,刀箭更鋒利呢!”一時之間嘰嘰呱呱,笑鬧不已。
忽又一個內侍跑過來笑道:“皇后娘娘聽說盧夫人這裡熱鬧得緊,讓咱家來請盧夫人過去說笑呢。”
大隊人馬中是不能停車的,寧婉便讓人解下一匹馬,自車跨上馬背到了鳳輦旁,雙喜正立在輦上一側,笑著招手道:“盧夫人,趕緊上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寧婉便上了輦,雙喜開啟簾子讓她進去,原來裡面竟似一間小屋子,東西雖然都小巧,但樣樣齊備,皇后娘娘和東平王妃都穿著常服坐在一處閒談,見她行禮就笑著擺手說:“趕緊過來坐吧,只我們兩個無聊,特別將你叫來。”又問:“你們說什麼有趣的事兒,笑聲都傳了過來。”
“其實沒什麼,這次能隨駕出獵,我們便給家裡的男人們都做了新錦袍,現在穿上還算出彩,大家就笑了。”寧婉便又自嘲道:“其實不過是我們邊塞之人初到京城沒什麼見識,怕丟臉而已!”
皇后娘娘就笑了起來,“你這麼年輕,就能輔佐盧指揮使守城,見識很不少了!”
東平王妃也筆言,“盧夫人不必過於自謙,你和盧大人年輕夫妻情分好,我們都懂,看著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