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聲望(第1/2頁)
章節報錯
寧婉想得一點兒也不錯,鐵石正與大家商量要去援救安平衛。
到了午時,軍令已下,自虎臺城內抽調五千精兵,明日辰時出城擊退圍城夷兵便直接赴安平衛。諸將士聽令後自然離去秣馬厲兵,寧婉在家裡也幫鐵石備好一應鎧甲衣物。
這一日鐵石回來得比平日要早,吃過飯帶著媳『婦』和一對小兒女回房,一家四口說笑玩鬧了半晌,將兩個孩子都哄睡了後,方才拉了媳『婦』的手輕聲細語地說話,“雖然我要帶走五千人,但留下陳勇和羊夫人和兩千兵士,加上百姓守城應該沒有問題。而且我還特別交待了,如果五日之內我沒傳訊息回來,或者夷人進攻突然更猛了,立即澆冰守城,總能熬過這個冬天。”
寧婉心裡都明白,半晌卻問:“你怎麼就肯告訴我了呢?”
鐵石就將媳『婦』抱在懷裡,用力『揉』了『揉』她的頭,將原來已經拆開梳通順的頭髮『揉』得『亂』糟糟的,“我先前是不想告訴你,又將許多事都交待給陳勇和羊夫人了。但是,剛剛我卻突然決定什麼都不瞞著你。”
“如今外面的情況你都明白,周指揮使是可恨,坐看虎臺被圍無動於衷,非但沒了『操』守,更是禍害遼東。可是我卻不能如他一般眼見著安平衛被夷人攻下,而且安平衛若是不保,縱我們保住了虎臺,遼東也會有大半土地落入夷人之手。且單保住虎臺一座孤城,明年開春後若是朝廷和總兵府救兵依舊不至,虎臺還會更難。”
“我這一次出兵,自是經過了精心謀算,勝算不小:哈爾朗帶三萬兵馬南下,圍攻虎臺兩月餘至少損兵數千人,如今又兵分兩處,實力大減。而我呢,守城時便一直佔據優勢,雖有傷亡但遠較夷人為輕,又有近來新入城的陳勇徐才等部,加上我們在城內以逸待勞,士氣正旺,正可與夷人一戰。”
“眼下虎臺城外夷人所餘兵力應當不足一萬,且多是老弱,必勝無疑。不待訊息傳出,我便立即前往安平,打哈爾朗一個措手不及。如在此時,安平衛能出兵相助,兩軍夾擊,哈爾朗必定大敗,即便安平衛依舊閉門不出,但夷人心裡未必沒有惕然之心,算起來還是我們佔了優勢。”
“我唯一擔心的就是哈爾朗設下陷井,誘我出城,在城外分兵伏擊。觀虎臺安平之間山川地勢,倒也有一處極適合設伏,若入他的陷井之中,的確難以脫身。”盧鐵石既然向媳『婦』說了,便一點也不相瞞,將最壞的情況都詳細告訴了媳『婦』兒,又講了自己的打算,“是以我行軍時亦要兵分兩路,倘一路中伏,另一路救援,合兵退回虎臺,便是如此,我亦覺得勝算在五五之分。”
寧婉靜靜地聽著,待他將所有的事實、道理都給自己擺清後微笑著說:“我覺得你的勝算還在五五之上,你忘記算上你的聲望對夷人的影響了!”
“羊夫人告訴我,夷人一向畏你如虎。這一次他們商議南下,諸王子皆不願自遼東入境,唯有哈爾朗年幼好勝方才攬下這一處。我便想,恐怕枮木格因幼子守灶不好硬搶去哈爾朗的汗王之位,便用激將法讓他來遼東借你的刀殺人呢。”
感覺鐵石動了一下,寧婉抬手掩住他的嘴,“我知道我就是無端地『亂』猜,但是人情本就是相通的,我們朝廷皇子們為了皇位相爭,夷人又能有什麼不同?就算我多心了,哈爾朗手下怕你也是事實吧?就是哈爾朗,在虎臺外面攻了兩個多月,心裡有多少不服現在也轉成了無奈!”
“還有你手下的兵將,我也是知道的,原就以跟著你去過大漠殺敵的勇士們為百戶、總旗、小旗,又在軍戶中挑選身強力壯者編入軍中,再經苦練出來的,去年還到過大漠裡歷練,可與尋常的兵將不同,對夷人一點也不膽怯。”
“因此,我相信不管你出城後遇到的情況如何,你都會勝的!”過去的寧婉有夢境提前告訴她鐵石的每一場勝利,現在夢境已經成了過去,再不可能借助,但是今天就在鐵石與大家商議時,她亦認真思索,最終還是從心底裡得出了這個結果,“你必會勝的!”
盧鐵石就笑了,“真是我的好媳『婦』兒,說的一點也不錯!”
“現在,趕緊洗一洗,好好睡上一覺!”寧婉笑著從他的懷裡抬頭,打了水服侍他上了炕,然後吹熄了蠟燭,“明天早我們家包牛肉蘿蔔餡蒸餃給你送行”語氣平常得很,彷彿以前每一次鐵石出門時一樣。
冬日裡辰時太陽還沒有出來,東邊剛剛放亮,映在天空上,自東到西由淺淺的月白一直轉成深得近乎黑『色』的黛藍,一彎小小的月芽掛在一邊,清冷而肅穆。
虎臺城北門前早集結了幾千人的大軍,為了給城外的夷人突然一擊,此時並沒有豎起旌旗、打起鑼鼓,就連馬蹄和腳步聲都放輕了,唯有黝黑的鎧甲和□□的槍頭閃著暗光。
忽然街頭跌跌撞撞跑出來十幾位老者,衝到大軍前跪倒一片攔住馬頭,“鐵石將軍!你不要離開我們虎臺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軍令自然不會洩『露』,但是一早大軍整裝待發還是瞞不住城裡百姓。此時鐵石已經騎在馬上,翻身下馬扶起眾人道:“我是去救援安平衛,虎臺自有陳百戶與羊夫人守城,定可保大家無虞!”
大家便紛紛道:“安平衛沒來派援兵救我們,我們又何必管他們!只保住虎臺縣平安即可,便是朝廷有命我們大家也有話答!是他們無情無義在先!且是虎臺百姓不放鐵石將軍走!”
又有人說:“鐵石將軍莫不是擔心城內兵馬多糧食不足?我們家裡還有幾千石糧食,全部捐出來充做軍糧!”
“我們家捐一千兩銀子!”
鐵石搖了搖頭,才要答話,錢縣令已經上前拉住攔馬的百姓,“鐵石將軍援救安平衛豈是為了糧食銀兩?安平虎臺共為遼東門戶,唇亡齒寒,於此國難當頭之時,自要不計前嫌,保家國平安!”
“本官身為虎臺縣令,又豈願意鐵石將軍出城?但是孟子云,‘生吾所欲也,義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當此之時,本官亦要如孟子一般,捨生而取義,與虎臺父老鄉親送鐵石將軍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