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二嬸萬沒想到一向和善好說話的小媳婦厲害起來嘴像刀一樣,一時倒被寧婉噎住了,就向後瞧瞧贊同她的那些人說:“我是好心,不想被當成了驢肝肺!”

寧婉才想說話,不料大姑介面道:“今天是我侄孫女的洗三兒的好日子,吳二嬸子難不成是給她們娘倆添堵的?怎麼一句句地都要壓著我侄女?她屋裡的事到底是她說的算數還是你說的算數?你說是好心,別人就得聽你的!我也有一份好心,請你出去吧,別在我侄女屋子裡多嘴!”

吳二嬸被外甥媳婦嗆了幾句心裡不痛快,卻不敢真叫罵起來,現在見寧家人竟出來反駁,當即就高聲喊了起來,“這可是盧家,你又是誰家的人,來盧家管事?”

大姑豈是能讓人的,“你既然知道這是盧家,你又哪家的人?又憑什麼到這裡管事?”

娘一向老實,早出來緊緊地抱住大姑,“她大姑,有話好好說,她二嬸也是好心。”

吳嬸正端了茶送來,聽了兩句趕緊將托盤放在桌上拉住了吳二嬸,“如今我們夫人才生了孩子,若是氣著了可怎麼辦?況且家裡的事都是夫人作主,老夫人都不管的,她二嬸也不必多費心

!”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吳嬸陪了婆婆幾十年,因此婆婆怎麼想她是最明白的,很多事她幾乎能代替婆婆作主,只是她與婆婆一樣是個老實人,因此並不喜歡出頭露面。現在這兩句一說,大家就知道想借著吳家的身份壓住寧氏是不可能的,因此先前還看熱鬧的幾個親戚便都轉了神態,一起將吳二嬸推出去,“剛剛嬸子酒喝得多了些,便說了醉話,現在趕緊出去吃杯茶醒醒酒!”

婆婆過了一會兒才到,頗有些不好意思的,卻因是她孃家人不好說什麼,只道:“家裡的事早就讓媳婦管了,連我都聽她的呢。親家只管放心,我再不能虧了媳婦的。”又一再請娘和大姑幾個出去喝茶,“屋子裡悶,我們不如在外面坐一坐。”

娘和大姑倒不好不給婆婆顏面,便都出去用茶。

只是娘在外面打了個轉,終還是不放心,又回屋裡與么女說話,“我瞧著你婆家對你十分盡心了,雖然生的是女兒,也把你和孩子當成寶一樣呢。至於那不懂事的親戚,你休理她,她說什麼你也只當聽不到就好,犯不上與她生氣,對身子不好!”

“娘以為我是真生氣了?我正坐月子,當然不會為了她氣壞了自己!”寧婉就笑,“只不過她既然說了,我自然要駁的,要麼她竟不知道自己是那個名牌上的人物了呢!”

“畢竟是你婆婆娘家人,就是說的有什麼不對的,你也不應該直通通地回過去,你婆婆面子上不好看!”

“她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因此才在洗三兒的時候當眾開口,”寧婉就哼了一聲,“以為我為了婆婆的面子不好說什麼,其實不過是婆婆遠房的親戚,平日裡也不大來往的,竟不知斤兩把自己當成親二嬸來管我了!話說回來,就算是親二嬸,也沒有她上門告訴我怎麼做事的道理!”

女兒一向如此,如果別人不惹她,她倒是極溫和的人,可是真有人戳到了她的肺管子上,她果真是極敢說話的。當年她還沒嫁到盧家呢,那時候還不是親家母的吳夫人去了德聚豐要退親,婉兒也是一口回絕,還很是霸道地當面就說不許女婿娶別人!

偏女婿就喜歡女兒這性子,硬是將自己娘勸了回去,到了好日子八抬大轎吹吹打打地把女兒接進了盧家。

似乎從那時起,女兒就沒怕過婆婆。

今天親家也沒說一句自家的女兒不對,反還滿臉歉意地向自己說小話呢。

於氏想著,就放緩了語氣告訴女兒,“雖然她二嬸不對,但她本意也真是好的。我們家過去我和你爹忙著的時候,你們幾個都是賢兒管著的。那個朵兒一看也是個老實能幹的孩子,聽你們吵起來嚇得直往她娘身後躲,其實留下也沒什麼,你過了月子打發她二兩銀子回家就好了。”

寧婉瞧瞧娘,她的心思還是這樣簡單,別人說什麼她就信了,多一點也不會想。不過寧家還真是如此,守著一份小生意,循規蹈矩地過日子,根本用不到想太多。

而吳二嬸的心思,寧婉也不能拿得準,因此便提也不提,只笑道:“今天的事不在於留不留朵兒看孩子,而是盧家老宅裡誰說了算!我若是隨了她的心思,下次她更要騎到我頭上來了呢!正是她才想冒頭,我就把她的氣焰打下去,讓她再也不敢來惹我!”

娘聽了就笑了,“你總有道理。算了,我也不懂,不幫你亂出主意了。”

喜歡重生農家么妹請大家收藏:()重生農家么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