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鐵石聽了寧婉吩咐,答應一聲就走了,剩下寧婉一人更覺得臉上發燒。要是別的男子與她這樣說話,寧婉早罵了過去,可是盧鐵石嘛,他一定是無心之言隨口一說,因為他根本不會在意女人美不美的!

別人不說,只小周夫人,雖然她出身不好又與周夫人一心,但是相貌卻是極美的,真是杏眼桃腮,嫋娜娉婷,也沒見盧鐵石對她有一分喜愛,他的心就是石頭,不,比石頭還硬,正如他的名字鐵石,心如鐵石。

想到這裡,寧婉的心境平復下來了,自己真不必多心,不說盧鐵石不會有旁的心思,就是自己其實也是明白的,盧鐵石是個英雄,是個好人都不錯,但是他不適合當一個丈夫。在夷人南下時,一個連自己的妻妾都能忘記的人,他心裡有的只是家國和軍旅。

如此一來,待爹孃、大姑等帶著一群孩子們與盧鐵石回來時,寧婉早神情自如地將羊湯給大家盛上,“外面很冷吧,趕緊喝羊湯暖一暖。”特別在盧鐵石的碗裡多加了些羊肝,“聽說吃羊肝明目,夜裡看東西清楚。”

金山與幾個孩子同在女人這桌,聽了她的話遠遠地就喊,“小姨,我也要,我也要!”

寧婉心裡嘆了一聲,這孩子真是他爹孃的親兒子,什麼都要多吃多佔,明明還沒有狐保和石頭大,卻一個勁兒地要這要那,也不管能不能吃得下。只是大節下的,家裡又不缺這點東西,她也懶得說,就將煮好的羊排、羊肉、羊雜用盆子盛了上來,“這次買了一扇羊排、兩隻羊腿、一套羊雜、一個羊尾,儘夠的。”

寧梁倒是面上一紅,趕緊遮掩著向盧鐵石笑問:“多倫那邊的羊肉很多吧?”

“是,我們時常吃羊肉,架起火來烤,或者將一整隻羊都扔到鍋裡煮,還有按夷人的法子做的肉乾,”盧鐵石就說:“還有牛肉,夷人的牛不是耕牛,而是肉牛,養大了就吃,肉一點也不柴;不過狍子肉和鹿肉比牛羊肉還要好吃;我們還打魚,那裡的江魚長得特別大,有半人多長,要站在水裡用棒子打,瞧準了一下子打暈就能撈上來吃……”

寧婉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奇事,在盧鐵石的講述中,似乎多倫並不是多麼苦寒的地方,他們在那裡過著很是歡樂的日子,也許他心裡果然也是這樣想的?

好像過去的盧鐵石不是這樣的他的臉上總帶著沉重的苦難,也從不提多倫的事……

過了城隍巡遊,冬日裡一連串的節日就都完事了,寧婉早有了新的打算,她要開兩個新作坊,正是要在春天之前謀劃好辦起來。

一個是醃漬貓爪兒菜的作坊,這還是從高齊兩位客商那兒來的訊息,原來遼東賣到京城的貓爪兒菜自不可能有鮮菜的,但是有人用鹽醃漬起來運送過去,吃時洗去鹽粒再泡上幾個時辰,竟與鮮菜一般模樣,不止味道一點也不變,就是顏色也依舊碧綠可愛。

醃漬菜其實不難,也不必請師傅,只要試上幾次弄清鹽量多少最適合就好了。但是問題也很明顯,畢竟要用許多鹽,價就高了許多倍,只恐怕不好賣。因此寧婉打算今年少做上一些,除了高、齊兩位京城客商預定的,只少量擺在鋪子裡賣,看看銷路究竟如何。將來若是生意好,就多醃漬一批,若是差,也只為京城供貨就好了。至於作坊的選址嘛,就開在柳枝鎮,給小柳加個副手,讓他一併管著。

另一個作坊更是簡單——曬乾菜。其實三家村人這幾年一直都在做,曬好了羅雙兒和春玲嫂子收了送到德聚豐來。但是寧婉過年時看到大小形狀不一的乾菜與整齊好看的粉條燉在一處就突然悟到曬乾菜也應該開一個作坊,將各種乾菜也曬成一個樣子的,這樣不只賣相更好,也容易讓人接受。

兩個作坊說起來都很簡單,但真正辦起來各種雜事亦是不少,而寧婉做起事來又一向要做得最好,亦費了不少思量。

偏偏娘來給她搗亂。自過了年娘對她的親事的急切再掩不住了,“在南邊女兒家十六歲就嫁了,你現在已經十七了!”

寧婉就說:“遼東人成親比南邊晚著呢!”

“就算是晚一點,可是也不能超過十八呀!”娘搬著手指頭說:“就算現在開始說親,指不定要到明年才能成親,那時你就十八了!”

所以她得出的結論就是寧婉的親事必須趕緊張羅了!

這一次爹也站在孃的一邊,特別揹著石頭向寧婉說:“生意雖然要緊,可是你的親事卻更要緊。女兒家不比男子,過了十七八就不容易嫁到好人了。”

“你爹說的不錯!”娘趕緊又補上幾句,“先前你說要忙生意,我們也等了;你又說親事要自己做主,我們也應了。但是現在只要有來說媒的你都推掉,我們可不能再任你胡鬧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