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作坊(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百斤綠豆大約能做出三四十斤的粉條,並且不用再新增其它的材料,加上人工,只要賣出綠豆三倍的價就不賠錢。如今市面上的價大約是綠豆的五倍,因此賺頭還是不少的。
寧家的第一批綠豆粉條做好了,慶賀時自然少不了要用綠豆粉做菜。
寧婉因為忙生意頗有些時候沒下廚了,今天十分開心,就用粉條一氣做了許多菜,先是黃瓜拌粉絲、蛋皮拌粉絲兩個冷盤、接著送上螞蟻上樹、粉條炒大白菜兩個熱菜,然後是小雞燉粉條、鱔魚粉絲湯兩個湯菜。
菜端到桌上,就連做了一輩子粉條的劉老師傅都不禁嘆道:“東家小姐好巧的心思!竟能用粉條做出這許多菜來!”
其實家裡的食材並不齊全,寧婉至少還能做出十樣加粉條的菜來,畢竟粉條這種東西十分地奇怪,既能上最高檔的席面與最貴重的燕窩魚翅同煮,也能在最貧窮的農家與極便宜的大白菜燉在一個鍋裡,偏偏又各有風味。
就比如眼下兩道涼拌綠豆粉,一道用最細的綠豆粉絲煮熟投涼與切得細細的黃瓜絲放在一個盤子裡,碧綠的黃瓜絲鋪在下面,雪白的粉絲擺在上面,中間堆上一撮細蔥絲和蒜末、灑了鹽和糖,只要再淋上陳醋拌在一處,又酸又甜,十分爽口;而另一道用兩分寬的粉條鋪好,上面放上與煎得黃燦燦再切成同樣寬的雞蛋皮,還有一把香菜末,放入芝麻醬、鹽、醬油,吃起來卻是又香又醇又勁道。
螞蟻上樹其實就是粉絲炒肉餡,與大白菜炒粉條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火候要掌握好,粉條既要炒得軟了卻又不能糊了,味道還要進入粉條中,使得這些平凡的菜吃起來十分地美味可口。
至於用粉條燉菜,寧婉一向最喜歡的,寬寬的粉與鮮嫩的雞肉燉在一處,能將農家雞的香味發揮得淋漓盡致,至於用細分絲與鱔魚同煮,最後將湯汁全部煮到粉中,那粉變成了油亮的紅棕色,比鱔魚還要好吃。
大家吃著個個讚不絕口,“劉老師傅的粉真好!婉兒的菜也做得好!”
劉老師傅喝上一口高粱酒,吃上一口粉,就笑著說:“粉就是這樣奇怪,本來沒什麼味兒,但是與什麼東西一起煮就是什麼味道,甚至比那東西本來的味兒還要好!如今東家小姐菜配得好,將味道烹進了粉條中,又突出粉條的嫩滑,所以儘管都是粉條做的菜,卻依舊每個菜各有各的特點!”
寧梁“喔”了一聲,“果然劉老師傅說得對!”
於氏就笑,“畢竟做了一輩子粉,誰也不如劉老師傅明白這粉的好處!”說著將新做好的菜擺到了劉老師傅面前。
寧婉則拿起了酒杯,“雖然我這菜做得不錯,但是沒有劉老師傅的好手藝,我也做不出這些菜來!所以我先敬劉老師傅一杯!”
劉老師傅到了寧家已經有大半年了,早與寧家人相處融洽,現在就笑道:“我年紀大了,原不打算再出來做事了,只是望遠樓的掌櫃與我說寧家人十分良善,給的工錢也多,一力勸我再到德聚豐做一年。如今已經在德聚豐住了大半年了,再過了這個冬天,將做粉的法子交給大河,我就回家養老了!”說著將杯裡的酒喝了。
寧大河見狀也趕緊起身敬師傅,一時之間大家歡聲笑語。
吃罷了酒,寧婉又端上蘿蔔粉條包子、粉絲疙瘩湯兩樣主食,“大家晚上還要做粉條十分辛苦,多吃些。多吃些,”因此時天氣尚不太冷,白日裡還不能上凍,故而大家白天也不過做些準備的活兒,要到晚上才做粉呢。
“畢竟是遼東,入了夜就能將粉條凍住了,所以午夜前就做好了,倒是不辛苦。先前我在山東,這時候要半夜裡做粉條呢。”劉老師傅笑著拿了一個蘿蔔粉條餡的包子吃了,“我最愛吃蘿蔔粉條,不只好吃,還能養胃順氣。”
其餘的人倒是對粉絲疙瘩湯十分感興趣,寧婉將幾根細粉絲打了個結成了一個個與疙瘩湯裡的麵疙瘩大小相差不多的粉絲團一同煮在平常的疙瘩湯中,於是大碗中在綠色的菜,黑色的木耳丁、紅色的蘑菇片、黃色的雞蛋、白色的麵疙瘩中又添了一些半透明的粉團,十分地新奇。
於氏就問:“婉兒,這粉條是怎麼做出來的?”
平常的粉條是十分脆而容易碎的,當然不能打成結,但是寧婉自有辦法,“把粉絲泡軟了就很容易地打成想要的結了!”
結在一起的粉條既帶了麵湯中的鮮味兒又有面的香氣,吃起來又筋道,石頭最喜歡吃,很快將盛到小碗裡的粉條都吃了乾淨,於氏就將自己的挑出來給他,又說:“娘也學會了,明天還用粉條打了結給你們做好吃的。”